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这个名字对于儿科医生、呼吸科医生乃至全科医生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作为婴幼儿和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体,RSV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都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尤其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二孩、三孩政策的推行,RSV感染的防治压力日益增大。面对这一挑战,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等权威机构联合制定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防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应运而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循证医学指导。
本次指南的发布,无疑是RSV防治领域的重要里程碑。细读指南全文,可以发现其在治疗方面强调规范化、避免过度医疗,而在预防方面则亮点频频,特别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策略,更是迎来了重大升级。本文将聚焦指南的预防部分,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深入解读新指南带来的预防策略更新,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 RSV 感染的挑战。
预防为先:指南强调高危人群精准预防
指南开宗明义,指出 RSV 感染的预防重点人群,并进行了细致的风险分层。对于儿童,指南强推荐将 <6月龄婴儿,以及 早产、低出生体重、母亲吸烟、过敏史、非母乳喂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先天性心脏病(CHD)、唐氏综合征(DS)的婴幼儿 作为重点关注人群。 这一推荐意见基于中等质量证据,充分体现了对脆弱婴幼儿群体的保护。对于成人,指南弱推荐将 ≥65岁老年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作为预防的重点关注人群。虽然成人部分的推荐强度稍弱,但也明确了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同样是 RSV 感染的高危人群,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这样的精准分层,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快速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非药物预防:老生常谈,但依然重要
指南再次强调了非药物预防的重要性,并给出了 强推荐 使用 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的建议,且证据质量为高质量。这三点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在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中,依然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手段。尤其在 RSV 流行季,医疗机构和家庭都应严格落实这些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此外,指南还 弱推荐 了 咳嗽时用肘部遮住口鼻、母乳喂养、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增加通风、保持鼻腔和口腔卫生、培养儿童卫生习惯、在 RSV 感染季节限制高风险婴儿去人群聚集密闭场所和高危医疗机构 等非药物预防手段。这些措施虽然证据质量不高,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综合预防策略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特别提到了 母乳喂养 对于 RSV 预防的潜在益处。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可以帮助婴儿建立自身免疫屏障,降低感染风险。因此,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应积极提倡母乳喂养。
预防新星:Nirsevimab 单克隆抗体横空出世
本次指南预防部分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对 尼塞韦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 的 弱推荐 (中等质量证据)。指南明确指出,推荐 Nirsevimab 用于预防 0~1 岁婴儿人群的 RSV 感染。 这无疑为 RSV 预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Nirsevimab 是一种新型的长效 RSV 单克隆抗体,与传统的 Palivizumab 相比,Nirsevimab 具有半衰期更长、给药更便捷(单次肌注)等优势,为婴幼儿 RSV 感染的预防提供了更有效、更便捷的选择。 虽然指南的推荐强度为“弱推荐”,但考虑到 Nirsevimab 的临床研究数据积极,且在欧美等国家已获批使用,相信随着更多临床证据的积累和药物可及性的提高,Nirsevimab 将在我国 RSV 预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指南还进一步指出,预防性使用 Nirsevimab 时,一般不考虑推迟儿童其他疫苗的接种,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这为临床医生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操作指导,避免了预防接种程序上的困扰。
老年人疫苗:共同决策,主动预防
针对老年人群,指南 弱推荐 年龄≥60岁的老人通过共同临床决策接种单剂 RSV 疫苗 (中等质量证据)。 近年来,RSV 疫苗在老年人群中的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多个 RSV 疫苗已在国外获批上市。 指南的这一推荐,顺应了国际 RSV 预防的最新趋势,为老年人 RSV 感染的预防提供了新的选择。
“共同临床决策” 的提法,体现了指南的严谨性和人文关怀。 老年人群体异质性较大,个体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疫苗接种的获益和风险需要综合评估。 医生应充分告知老年人 RSV 感染的风险、疫苗的有效性和潜在不良反应,与老年人及其家属共同商议,做出最适合个体的接种决策。
预防策略升级的临床意义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防指南(2024版)》的发布,不仅仅是一份指导性文件,更是 RSV 防治理念的一次重要升级。 指南从强调治疗转向预防并重,特别是对 Nirsevimab 单克隆抗体和 RSV 疫苗的纳入,标志着 RSV 预防进入了 “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的新时代。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新指南的发布意味着:
预防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不仅要关注 RSV 感染的治疗,更要重视高危人群的预防,将预防关口前移。
预防手段更加丰富: 除了传统的非药物预防措施,Nirsevimab 和 RSV 疫苗的出现,为高危人群提供了更有效的保护屏障。
个体化预防策略更加重要: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因素的人群,需要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方案,实现精准预防。
医患沟通更加深入: 在 RSV 疫苗接种决策中,医生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最佳的预防策略。
RSV 感染防治,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防指南(2024版)》的发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特别是预防策略的升级,让我们看到了战胜 RSV 的新希望。 相信在指南的指导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将携手努力,不断提升我国 RSV 感染的防治水平,为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防指南(2024版)[J]. 中华医学杂志, 2024, 104(42): 3867-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