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哮喘及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支气管激发试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该试验在临床的开展率较低。《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 版)》的发布,为临床医师提供了重要指导。本文将从诊断应用角度对该共识进行深入解读,助力医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支气管激发试验。
一、典型哮喘诊断中的应用
典型哮喘的诊断需综合症状与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当疑似哮喘患者 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70%时,支气管激发试验成为重要诊断手段 。对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PC20 - FEV1<8 mg/ml 支持哮喘诊断;接受常规 ICS 治疗的患者,PC20<16 mg/ml 支持诊断 。若直接激发试验阴性,可考虑间接激发,如甘露醇 PD15 - FEV1<635 mg 或运动后 FEV1 下降>10% 。但需明确,AHR 不等于哮喘,诊断时要综合考量。在基层医院,若无法开展激发试验,可行肺功能联合 FeNO 检测预测哮喘 。
二、不典型哮喘诊断中的应用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CVA 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是其重要诊断条件 。慢性咳嗽患者中,CVA 约占 1/3 。诊断标准除慢性咳嗽、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外,还需抗哮喘治疗有效 。支气管激发试验也用于鉴别 CVA 与AC 或EB,后两者无 AHR 。但临床应用时要警惕假阳性和假阴性,结合治疗反应确诊。
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CTVA 以胸闷为主要症状,起病隐匿 。诊断标准包括胸闷持续或反复发作≥8 周,无典型哮喘症状,肺部听诊无哮鸣音,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检查阳性,抗哮喘治疗有效,并排除其他疾病 。 CTVA 患者 PD20 - FEV1 显著高于典型哮喘组,与 CVA 组相近,提示其 AHR 低于典型哮喘,与 CVA 相近 。以胸闷为主要症状患者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前,需先进行 D - 二聚体检测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更多检查排除相关疾病 。
隐匿性哮喘和其他特殊哮喘:隐匿性哮喘指无临床症状但存在 AHR,部分可能发展为有症状哮喘 。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存在相当比例的隐匿性哮喘,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筛查并干预 。职业性哮喘诊断中,美国指南推荐肺功能正常且有指征患者使用非特异性物质吸入试验,乙酰甲胆碱因不良反应少、可重复性高优于组胺,但非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无法可靠鉴别职业性与非职业性哮喘,建议在职业暴露期间或短期内测试 。
三、诊断应用中的要点
结果判读:目前 FEV1 是支气管激发试验最主要和常用判断指标 。 APS 法等检测中,FEV1 、PEF 较基线下降≥20%或 sGaw 下降≥35%可判断为阳性;FEV1 下降 15% - 20%为可疑阳性;吸入最大剂量或浓度激发剂未达上述标准为阴性 。阳性患者需计算 PD 或PC 定量判断气道反应性,相较 PC20,更推荐 PD20 。 Astograph 法以 Rrs 上升至基线阻力 2倍判断阳性,但易导致假阳性;Rrs 升高 50%以上且使用支气管舒张药物后阻力下降为可疑阳性 。
质量控制与影响因素:为保证结果准确性,要加强药物洗脱、乙酰甲胆碱配制储存、受试者准备和数据检查等方面质量控制 。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假阳性因素包括受试者患其他疾病、吸烟、剧烈运动等;假阴性因素有患者用药影响、雾化装置问题、受试者配合不佳、激发剂问题等 。无论结果阴性或阳性,都要排除影响气道反应性因素,结合多项检查综合判断 。
从诊断应用角度看,该共识详细阐述了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各类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清晰的诊断路径和操作指导。医师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遵循共识,准确把握试验的适应证、结果判读及影响因素,提高哮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同时,应重视质量控制和安全应急措施,保障试验的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J].中华医学杂志, 2024, 104(22):2031-2040.DOI:10.3760/cma.j.cn112137-20240202-0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