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伴肺曲霉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准确诊断至关重要。本文从诊断方法选择视角,对该共识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诊断思路。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共识推荐对怀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患者早期进行胸部高分辨率 CT(HRCT)平扫检查。胸部 CT 在检测早期病变时较 X线胸片更敏感,能发现如气管或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部结节、实变等多种特征性表现 。当 CT 平扫观察到结节、肿块或实变影靠近大血管时,建议进行增强 CT 检查,以便更好地对比辨别 。对于怀疑慢阻肺伴慢性肺曲霉病(CPA)的患者,则推荐行胸部 CT 平扫检查及动态观察,通过胸部 CT 可观察到如空洞、曲霉球等典型影像学改变,帮助诊断。
病原学检查同样关键,当不能排除 IPA 时,推荐进行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曲霉病原学检查。直接涂片镜检可快速明确样本中是否存在曲霉,为提高诊断敏感度,可采用钙荧光白染色等真菌染色方法 。由于慢阻肺患者气道曲霉定植率较高,建议增加痰标本送检次数,反复曲霉培养阳性更提示为曲霉感染而非定植 。同时,GM 试验是诊断 IPA 的重要手段,不同样本判定阈值不同,BALF 的GM 值较血清 GM 值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怀疑 IPA 时,还推荐进行 BALF 的曲霉荧光 qPCR 检测。而对于怀疑曲霉感染但当地微生物实验室诊断阴性的患者,可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但结果需结合胸部 CT 等综合评估。对于怀疑慢阻肺伴 CPA 的患者,推荐进行外周血曲霉特异性 IgG 抗体检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80% ,有助于区分感染和定植 ,同时推荐 BALF GM 试验用于诊断,而血清 GM 试验通常为阴性,敏感度较低。
组织活检在特定情况下也有重要意义。当对临床诊断的 IPA 患者有疑问时,推荐进行组织活检开展真菌染色、培养、 PCR 检测和组织病理检查。但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差且临床症状重,组织活检后出现气胸风险较大,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因此选择活检部位时应尽量避开肺大疱,尽可能降低风险。
在急性感染病程超过 10 d 的慢阻肺患者中,建议检测外周血曲霉特异性 IgG 抗体辅助诊断 IPA,尤其是对于无法留取 BALF 的患者,而曲霉特异性 IgM 抗体不建议用于慢阻肺伴 IPA 的诊断。
通过对共识中诊断方法选择的解读可知,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多种诊断方法并相互印证,综合评估,以实现慢阻肺伴肺曲霉病的准确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资料来源: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曲霉病诊治和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4, 47(07):604622.DOI:10.3760/cma.j.cn112147-20231228-0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