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专科重症单元(HCU)收治标准与管理规范
共识
2025-03-27
作者:小琳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血液专科重症单元 危重症 恶性血液肿瘤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猛、并发症复杂的特点,共识研究数据显示,13.9%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确诊一年内需转入ICU。由于传统综合ICU难以兼顾血液专科特异性诊疗需求,2025年《血液专科重症单元危重症患者诊疗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提出建立HCU,通过整合血液专科与重症医学资源,实现危重患者早期集中管理、原发病与并发症协同治疗。本文将系统解析HCU的收治标准、管理制度及临床评估要点,为临床实践提供标准化路径。  


血液专科重症单元的收治标准:

包括重症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合并严重并发症、其他系统疾病合并血液系统危重症等。

• 核心对象: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血液危重患者(如TTP、噬血细胞综合征(HPS)、高白细胞白血病)及治疗中突发病情变化者。  

• 排除标准:慢性消耗性疾病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及无法从监护治疗中获益者。

血液专科重症单元的管理制度

为切实提升HCU的临床诊治水平,提高血液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持专科优势和促进学科发展,除了基本核心医疗制度以外,应根据专科疾病特点补充相应的管理制度。

   • 转入/转出:需经血液科与HCU医生联合评估,明确治疗计划、输血要求及隔离需求;转出标准基于生命体征稳定性和治疗响应,避免过度无效治疗。  

   • 探视与留陪:采用限制式探视(每日≤2人,每天1次,固定探视时间)或家庭参与模式(固定留陪1人,根据患者病情或家属需求增加其他家属成员的间断短时间探视,有条件者可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探视),加强家属健康教育以提升护理质量。  

   • 日常流程:建立标准化临床资料收集表格,动态监测感染指标(如CRE筛查)及化疗患者耐受性。  

 

血液专科重症患者疾病状态和功能评估

疾病评估:

   • 生命体征:通过SIRS、SOFA、qSOFA以及APACHE Ⅱ等评分系统量化评估器官功能,重点关注休克、ARDS、急性肾损伤等预警指标。  

   • 专科查体: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病理征)、生命体征、皮肤和巩膜色泽、皮肤、黏膜是否有瘀血瘀斑、皮下及内脏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胸骨压痛、心肺听诊、肝脾肿大、双下肢水肿等情况。  

   • 感染与血栓风险:采用多国协作组织评分分层感染风险(风险评分≥21分提示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风险可能较低),Padua评分指导静脉血栓拴塞症(VTE)预防,DIC评分动态监测凝血功能。  

HCU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专科协作,显著降低血液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如重型HPS死亡率从40%降至25%)。未来需进一步推广HCU建设,推动专科ICU标准化发展,提升救治效率与患者生存质量。



文章来源:

胡俊斌,吴耀辉,胡豫.血液专科重症单元危重症患者诊疗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J].临床血液学杂志,2025,38(1):1-8.DOI:10.13201/j.issn.1004-2806.2025.01.001.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