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9岁,因因髂腰肌巨大血肿导致失血性休克(图1A)于2023年6月入院。
患者诊断为AHA,抑制剂水平达534 BU/ml(图1B)。初始IST(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未诱导缓解,患者在使用艾美赛珠单抗预防下仍持续出血。逐步加强IST(加用霉酚酸酯、环孢素A及达雷妥尤单抗)后,抑制剂水平下降但仍持续可测,FVIII活性严重低下(图1B)。10个月内患者多次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及导致气道受压需长期插管的颈部巨大血肿。因交叉抗体存在,猪源FVIII止血治疗失败,需大剂量重组活化因子VII(rFVIIa)。
针对这一难治性病例,患者接受自体抗CD19 CAR-T细胞治疗。经氟达拉滨+环磷酰胺预处理后,输注1×10⁶个自体抗CD19 CAR-T细胞/公斤体重。CAR-T输注前停用IST,艾美赛珠单抗持续使用至CR。
监测与结果
患者每日监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输注耐受良好,未发生CRS或ICANS。
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通过Sysmex XN1000检测。白细胞亚群通过BD Trucount管及TBNK试剂盒(BD)测定。CAR-T细胞通过CD19 CAR检测试剂及生物素化抗体(均购自美天旎)识别。流式检测使用BD FACS Lyric及Cytek Aurora光谱流式细胞仪(配备355nm、405nm、488nm、561nm、640nm激光器),数据分析采用SpectroFlo 3.3.0及FCS Express™ 7。
外周血CAR+ T细胞数量于输注后第64天(d+64)达峰值后持续下降(图1C、D)。淋巴细胞清除后白细胞短暂下降,d+22快速恢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始终>500/μl(图1E)。d+63淋巴细胞绝对值(ALC)恢复至>1000/μl(图1E)。随访5个月时检测到循环B细胞重现(图1F)。患者出现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IgG<4g/L),接受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替代治疗。
止血评估
患者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出血事件评估及凝血检测。使用艾美赛珠单抗期间,FVIII活性通过含牛成分的显色法测定(常规一期法因艾美赛珠单抗干扰会假性升高)。抑制剂水平通过改良Nijmegen-Bethesda法(含牛成分显色法FVIII检测)测定。艾美赛珠单抗活性通过热灭活残留FVIII(50℃ 30分钟)后的稀释一期法评估。
治疗反应
输注后d+41,尽管抑制剂水平下降,患者突发肠系膜下动脉出血致失血性休克。CT血管造影证实出血,但介入栓塞风险收益比不佳。经rFVIIa保守治疗4天后出血控制。此后未再出血且无需额外止血治疗。由于AHA出血多为弥漫性且患者既往无动脉局部出血史,推测此次出血为偶发事件,但因此时抑制剂仍可测且未达CR,仍视为AHA相关。
输注后d+63抑制剂转阴,末次出血发生于d+41(抑制剂仍阳性),此后无需止血治疗。d+73达CR并停用艾美赛珠单抗。随访6个月持续CR。安全性方面,除B细胞缺失及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外,无治疗相关毒性及感染并发症。
CAR-T扩增动力学特点
本病例CAR-T扩增动力学与既往自身免疫病报道不同。Mueller等报道CAR-T输注后中位8.6天外周血CAR+细胞达峰值(中位数146/μl),而本患者d+7时外周血仅5.3/μl CAR+细胞,峰值延迟至d+64(102.5/μl),与抑制剂转阴时间点重合。实体瘤CAR-T研究提示抗原暴露对CAR+细胞扩增及存续至关重要。尽管CAR-T输注后B细胞迅速清除(图1F),但抑制剂在最初两个月仍可测,推测晚期CAR扩增可能与此时仍存优势B细胞克隆相关,需进一步研究AHA与其他自身免疫病(如SLE、iMM或SSc)B细胞克隆表达的病理差异。
图1 抗CD19 CAR-T细胞对获得性血友病的影响
A 出血部位及发生时间。B IST及CAR-T治疗期间FVIII活性与抑制剂水平变化。FVIII活性(蓝线,IU/dl或正常值百分比)通过显色法测定;抗FVIII抑制剂(红线,BU/ml)通过改良Nijmegen-Bethesda法测定。IST方案缩写:CyDRi(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利妥昔单抗);Dara(达雷妥尤单抗);MMF/Dexa(霉酚酸酯、地塞米松);CsA(环孢素A)。C 抗CD19 CAR+细胞检测。流式细胞术显示外周血CAR+ T细胞百分比。D CAR+细胞绝对值动态变化。E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动态变化。F B细胞、NK细胞、CD4+及CD8+ T细胞绝对值动态变化。图A通过BioRender绘制;图B及D-F使用R 4.3.0及tidyverse 2.0.0包生成。
结论
本研究表明抗CD19 CAR-T疗法可诱导难治性AHA缓解,是一种安全且有潜在成本效益的治疗选择。建议开展进一步研究及前瞻性登记以全面评估其疗效。
病例来源:
Christian R Schultze-Florey, Felicitas R Thol, Krasimira Aleksandrova, et al.Anti-CD19 CAR-T cell therapy for acquired hemophilia A.2025 Mar 8.Leukemia.doi: 10.1038/s41375-025-02554-1. Online ahead of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