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布替尼作为高选择性BTK抑制剂,在B细胞淋巴瘤治疗领域展现出显著疗效与安全性优势。作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边缘区淋巴瘤(MZL)适应症的BTKi,其单药治疗复发难治MZL的客观缓解率(ORR)达58.9%,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5.8%,并被2024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列为MZL二线治疗的Ⅰ级推荐。
奥布替尼在边缘区淋巴瘤(MZL)中的主要研究与建议
在复发难治MZL中开展的注册研究
奥布替尼被批准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1种治疗的MZL患者,成为目前我国唯一获批MZL适应证的BTKi。2024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将奥布替尼纳入MZL二线治疗的Ⅰ级推荐。基于奥布替尼在单臂研究中表现出的显著疗效,一项评价奥布替尼联合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MZL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Ⅲ期临床研究(NCT06082102)正在开展,以期为MZL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在MZL一线治疗中开展的探索性研究
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奥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治MZL的效果和安全性。初步研究显示最佳ORR为90%,CR率为30%。另一项前瞻性研究探索了奥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系统治疗初治MZL的效果和安全性。ORR为100%,CR率为53.8%。常见不良反应为1~2级血液学不良反应,整体耐受性良好。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奥布替尼联合抗CD20单抗可为初治MZL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无化疗新选择。
针对MZL的治疗建议
(1)对于复发难治MZL患者,基于Ⅱ期注册研究,推荐选择奥布替尼单药持续治疗,亦可选择奥布替尼联合其他免疫治疗或免疫调节剂或免疫化疗(如BR、R-CHOP、R-CVP方案等)。(2)基于奥布替尼在初治MZL中的研究数据,对于有治疗指征且需系统治疗的初治MZL患者可考虑尝试奥布替尼联合抗CD20单抗方案。
奥布替尼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中的主要研究与建议
(1)对于复发难治CLL/SLL患者,奥布替尼表现出优异的高CR率,TP53突变/del(17p)患者也可获得100%的ORR。
(2)对于初治CLL患者,有合并疾病者也适合接受奥布替尼治疗。
(3)基于CWCLL-001研究,对于年轻且体健的初治CLL患者,无论是否有IGHV突变、TP53突变,奥布替尼+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奥妥珠单抗(OFCG)有限期治疗方案能带来更快更深的缓解及停药可能。
(4)奥布替尼可改善既往对其他BTKi不耐受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脱靶相关不良反应,因而对伊布替尼或泽布替尼不耐受的患者可尝试应用奥布替尼。
奥布替尼在套细胞淋巴瘤(MCL)中的主要研究与建议
(1)对于复发难治MCL患者,奥布替尼注册研究中未观察到≥3级心房颤动、出血发生,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
(2)基于POLARIS研究,初治MCL患者可考虑OLR方案。
奥布替尼在其他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研究
奥布替尼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研究
对于non-GCB、双表达、结外受累及MCD样基因分型等预后不良的DLBCL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含奥布替尼的方案。与R-CHOP等标准治疗方案联合时,推荐奥布替尼剂量为150 mg/d,治疗过程中重点关注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不良反应,必要时需要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
奥布替尼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中的临床研究
对于可以耐受HD-MTX治疗的患者,在HD-MTX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奥布替尼的多项研究均显示缓解率较高。尽管在甲氨蝶呤5 g/m 2、奥布替尼200 mg的剂量组合中验证了其安全性,但考虑真实诊疗环境与临床研究的差别,甲氨蝶呤的推荐剂量为3.5~5 mg/m 2,奥布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50 mg/d。临床研究中规定需在HD-MTX给药后72 h或清除后(血药浓度降至安全水平)再给予奥布替尼,实际临床中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用药时间。
对于无法耐受高强度化疗的患者,含奥布替尼的无化疗方案疗效、耐受性均较好,可以考虑使用。
奥布替尼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中的临床研究
2024年第2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2022年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WM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均推荐BTKi单药或联合利妥昔单抗用于WM的一线治疗。(1)对于复发难治WM患者,与Ⅱ期注册研究一致,无论MYD88和CXCR4基因状态如何,推荐奥布替尼单药持续治疗;(2)对于初治WM患者,可考虑奥布替尼单药或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
文章来源: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奥布替尼治疗B细胞淋巴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J].白血病·淋巴瘤,2025,3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