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ET基因异常是继EGFR、ALK等驱动基因后的重要治疗靶点。MET变异形式多样,包括扩增、过表达及外显子14跳跃突变等,其治疗策略因变异类型及伴随突变而异。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和联合疗法的突破,MET变异型NSCLC的临床管理逐步迈向精准化。《原发性肺癌罕见靶点靶向治疗中国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系统梳理MET扩增、过表达及其他相关变异的治疗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MET扩增晚期NSCLC的治疗
1. 原发MET扩增
原发MET扩增在NSCLC中的发生率为1%-5%。针对此类患者,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单药或联合治疗展现出潜力:
特泊替尼:MET基因拷贝数(GCN)≥2.5时,初治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71.4%(5/7),提示其对高GCN患者的显著疗效。
卡马替尼:在GCN≥10的患者中,ORR为40%(6/1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2个月。
克唑替尼:MET/CEP7比值≥4时,ORR为40%(8/20),中位PFS为6.7个月。
2. 继发MET扩增
继发MET扩增常见于EGFR-TKI耐药患者(约15%-50%),联合靶向治疗成为主流:
EGFR-TKI联合MET-TKI:特泊替尼联合奥希替尼的Ⅱ期研究(FLOWERS)显示,联合组ORR达90.5%,中位PFS为19.6个月,显著优于单药组。其他组合如特泊替尼+吉非替尼或赛沃替尼+奥希替尼,ORR为8%-48%,中位PFS为4.9-7.6个月。
ALK/RET-TKI耐药后:个案报道显示克唑替尼可克服ALK-TKI耐药后的MET扩增,但需更多证据支持。
二、MET过表达晚期NSCLC的治疗
MET蛋白过表达在EGFR-TKI耐药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30%-37%,其治疗策略包括:
抗体偶联药物(ADC):Telisotuzumab vedotin在EGFR野生型、MET IHC 3+的经治患者中ORR达53.8%,获FDA突破性疗法认证,Ⅲ期研究正在进行。
联合靶向治疗:INSIGHT研究中,特泊替尼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TKI耐药后MET过表达患者,ORR为66.7%,中位PFS达16.6个月,显著优于化疗。
三、其他治疗策略
1. 双特异性抗体:
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靶向EGFR和MET,Ⅰ期研究显示联合Lazertinib治疗奥希替尼耐药(含MET扩增)患者的ORR为36%,中位PFS为4.9个月。
2. MET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临床前研究提示MET扩增可能削弱ICI疗效,但卡马替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的Ⅱ期研究显示,MET高表达患者ORR和PFS更优,需进一步验证。
四、挑战与未来方向
1. 检测标准化:MET扩增/过表达的判读阈值差异大,需统一标准(如FISH或NGS)。
2. 耐药机制:MET-TKI耐药可能与下游信号激活或旁路突变相关,联合PI3K/mTOR抑制剂或为潜在策略。
3. 新型药物:针对MET融合(如KIF5B-MET)及激酶区突变的药物研发正在进行,ADC和双抗或进一步拓宽治疗选择。
MET变异型NSCLC的治疗已从单一靶向迈向精准联合时代。原发与继发扩增的差异化策略、MET过表达的ADC应用及双靶联合的突破,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未来,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及耐药机制的深入探索将推动个体化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原发性肺癌罕见靶点靶向治疗中国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4,31(5):26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