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糖代谢异常干预与管理策略
共识
2025-03-21
作者:小琳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糖尿病 乳腺癌 糖尿病前期 未知晓糖尿病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pre-DM)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CVD)、治疗并发症及死亡风险。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中pre-DM的未知晓率高达80%,且化疗、手术等治疗可能进一步干扰糖代谢。早期筛查与干预可延缓糖尿病进展,改善预后。《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系统阐述乳腺癌患者pre-DM的筛查、生活方式干预、药物选择及糖尿病综合管理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推荐6:早期乳腺癌pre-DM患者首选生活方式干预,即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等进行防治(专家共识度:100%)

推荐7:乳腺癌pre-DM患者,围手术期输注葡萄糖溶液时建议加用胰岛素拮抗(专家共识度:94.8%)

推荐8:对合并脂肪肝的乳腺癌pre-DM患者,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等)治疗(专家共识度:93.1%)

推荐9:对无法严格遵守良好生活方式的乳腺癌pre-DM患者,可考虑使用降糖药物(专家共识度:91.4%)

推荐10:应加强乳腺癌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和自我监督(专家共识度:100%)

推荐11: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应是乳腺癌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专家共识度:100%)

推荐12:对乳腺癌糖尿病患者社会心理干预很重要,应重视乳腺肿瘤心理学的多学科队伍建设(专家共识度:100%)

推荐13:应加强乳腺癌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三高共管”(专家共识度:98.3%)

推荐14:乳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判定为超高危,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1.4 mmol/L以下,且降幅≥50%(专家共识度:94.8%)

推荐15:乳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如果ASCVD风险判定为极高危,应将LDL-C控制在1.8 mmol/L以下,且降幅≥50%(专家共识度:98.3%)

推荐16:乳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若年龄≥40岁,需定为ASCVD高危风险人群,应将LDL-C控制在1.8 mmol/L以下(专家共识度:98.3%)

推荐17:乳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若年龄<40岁,应结合ASCVD其他因素,如高血压、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和/或靶器官损害,确定有中、低危ASCVD风险者,应将LDL-C控制在2.6 mmol/L以下(专家共识度:98.3%)

推荐18:乳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如果血压≥130/80mmHg,需怀疑有高血压,建议完善动态血压明确诊断(专家共识度:98.3%)

推荐19: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安全达标的前提下,降压目标为<130/80 mmHg(专家共识度:96.6%)

推荐20:乳腺癌伴T2DM患者,首选的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专家共识度:93.1%)

 

一、乳腺癌患者pre-DM的筛查与干预

1. 筛查的重要性  

   • OGTT的必要性:中国乳腺癌患者以餐后高血糖为主(占70%-80%),仅查空腹血糖易漏诊,建议在确诊、化疗期间及治疗后行OGTT筛查。  

   • 动态监测:化疗期间血糖波动大,需密切监测;对pre-DM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糖尿病风险39%,推迟发病时间3.96年。  

2. 生活方式干预

   • 核心措施:包括饮食控制(增加蔬菜、减少单糖/酒精摄入)、体重管理(BMI≥24者减重5%以上)及规律运动(每天≥2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  

   • 长期获益:中国大庆研究显示,干预组30年累计糖尿病风险下降39%,心血管风险降低26%;芬兰DPS研究证实,体重减少5%以上可使糖尿病风险下降43%。  

3. 药物干预的适用场景

   •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在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无效或合并脂肪肝时考虑使用,可降低糖尿病进展风险。  

   • 围手术期管理:输注葡萄糖时加用胰岛素拮抗,尤其适用于合并脂肪肝的pre-DM患者。  

 

二、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 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

   • DSMES(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可降低HbA1c 0.45%-0.57%,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建议在确诊时及调整治疗方案时进行教育。  

   • 血糖监测:化疗期间需频繁监测(每周1-2天,每日4-7次),HbA1c每3个月复查一次。  

2. 生活方式管理

   • 营养治疗:推荐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非淀粉类蔬菜),控制红肉及饱和脂肪摄入,结合患者文化背景制定个性化方案。  

   • 运动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力量训练,餐后进行以降低血糖波动。  

3. “三高共管”策略  

   • 目标值: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需控制血压<130/80 mmHg、LDL-C<1.8 mmol/L(高危)或<2.6 mmol/L(中低危)。  

   • 药物选择:优先推荐SGLT2i(如恩格列净)或GLP-1RA(如利拉鲁肽),兼具心血管及肾脏保护作用。  

4. 心理与社会支持  

   • 心理干预:约20%-30%患者伴抑郁/焦虑,需多学科团队评估,提供心理疏导及必要转诊。  

   • 社会支持:通过患者教育小组、家庭参与等方式增强治疗依从性。  

 

乳腺癌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干预需贯穿全程,从筛查、生活方式调整到药物选择均需个体化。临床应推广OGTT筛查,强化“三高共管”,并重视心理支持,以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未来需进一步探索新型降糖药(如DPP-4i)及免疫治疗与代谢管理的协同作用。



文章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研究管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重庆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24,18(5):593-60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