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转移病灶的管理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延长生存期的关键。骨、脑、胸壁等部位转移的诊疗需结合分子分型、病灶特征及患者整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4版)》系统阐述乳腺癌转移病灶的诊疗要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骨转移管理
1. 诊断与评估
• 骨转移首选CT骨窗检查,脊椎受累者推荐MRI。
•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如骨痛、高钙血症)及影像学证据,必要时行病理活检。
2. 治疗目标与策略
• 全身治疗:以HR阳性HER-2阴性亚型为主,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 骨调节剂: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和地舒单抗为基本用药,即使全身疾病进展仍建议继续使用。地舒单抗较唑来膦酸可延长首次SREs时间,但需警惕颌骨坏死风险(地舒单抗发生率11.6%)。
• 局部治疗:病理性骨折风险高者需手术固定联合放疗;脊髓压迫时优先手术减压。
3. 注意事项
• 治疗期间需监测血钙、肾功能,并避免口腔有创操作。
二、脑转移管理
1. 诊断与分层
• 增强MRI是诊断金标准,高危HER-2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定期筛查。
2. 局部治疗
• 有症状脑转移:单发/寡转移首选手术联合SRS/WBRT;多发转移以WBRT为主,可联合美金刚保护认知功能。
• 无症状脑转移:HER-2阳性患者可延迟放疗,密切随访。
3. 药物治疗
• HER-2阳性:TKI(如图卡替尼、吡咯替尼)联合抗HER-2治疗可显著延长颅内无进展生存期(CNS-PFS);ADC药物(如T-DXd)对脑转移亦显示疗效。
• HER-2阴性:化疗(如优替德隆)或抗TROP2 ADC(如ESG401)为潜在选择。
三、胸壁复发治疗
• 局部治疗:可切除者首选手术,术后辅以放疗(未放疗者需区域照射);再程放疗需谨慎评估剂量。
• 全身治疗:HR阳性者推荐内分泌治疗,HR阴性者以化疗为主。
四、男性晚期乳腺癌治疗
• 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为标准方案,AI需联合去势治疗(药物或手术)。
• 靶向治疗:CDK4/6抑制剂联合AI/氟维司群是重要选择,抗HER-2治疗(如曲妥珠单抗)适用于阳性患者。
五、支持治疗
• 生活质量管理:采用《NCC-BC-A PROs量表》定期评估症状,结合中医药缓解潮热、疲劳等。
• 并发症处理:低钙血症需补钙,脊髓压迫需紧急干预,性健康问题推荐局部润滑剂或低剂量雌激素。
晚期乳腺癌转移病灶需多学科协作,以全身治疗为核心,结合局部干预与支持治疗,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诊疗。临床应严格遵循最新指南,并关注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文章来源: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4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4,46(12):107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