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综合诊疗管理指南
指南
2025-03-17
作者:小琳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治疗 诊断 乳腺肿瘤 晚期乳腺癌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2022年新发病例达35.7万,其中约20%-30%的早期患者最终进展为晚期。晚期乳腺癌治疗目标复杂,需兼顾疾病控制、生存延长与生活质量提升。《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4版)》结合分子分型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系统阐述晚期乳腺癌的评估、治疗及化疗原则,旨在为临床规范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一、总则  

1. 多学科协作:肿瘤内科、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联合,辅以心理支持与姑息治疗,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2. 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意愿及隐私,平衡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鼓励家属参与决策。  

3. 症状管理:关注患者报告结局(如疼痛、心理负担),整合家庭护理、社会支持需求。  

4. 药物使用规范:超适应证药物需充分沟通,鼓励参与高质量临床试验。  

二、晚期乳腺癌的肿瘤评估原则

 1. 转移灶再活检:明确病理状态(ER/PR/HER-2)及基因突变(如ESR1、PIK3CA),指导靶向治疗。  

2. 影像学选择:  

   ·常规检查:胸部增强CT、腹部超声、骨扫描。  

   ·脑转移筛查:有症状者首选MRI,无症状者不常规推荐。  

   ·骨转移诊断:骨扫描初筛,结合CT/MRI确诊,PET-CT仅限关键决策时使用。  

3. 疗效评估:  

   ·可测量病灶: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  

   ·不可测量病灶:综合症状、肿瘤标志物(如CA15-3)及影像学动态变化。  

   ·骨转移:避免单独依赖骨扫描,需结合CT/MRI及临床表现。  

三、晚期乳腺癌治疗基本原则

1. 分子分型导向:根据HR/HER-2状态、基因突变(如gBRCA、PD-L1)选择靶向及内分泌治疗。  

2. 个体化策略:  

   ·不可手术局部晚期:新辅助治疗争取手术机会,术后联合放疗。  

   ·寡转移(≤3个病灶):系统性治疗联合局部手术/放疗可能延长生存。  

   ·初诊IV期:姑息性手术限于改善生活质量,重视放疗作用。  

3. 治疗假期:长期缓解患者可考虑停药,但需密切随访,复发后重启治疗。  


四、晚期乳腺癌化疗原则 

1. 适用人群:ER/PR阴性、HER-2阳性、内脏危象或快速进展者。  

2. 方案选择:  

   ·单药化疗:病情缓慢、耐受性差者(如老年患者)首选紫杉类、卡培他滨。  

   ·联合化疗:内脏危象或高肿瘤负荷者优选蒽环类/紫杉类联合方案(如ET、TX)。 

3. 维持治疗:  

   ·HR阳性者化疗后切换内分泌±靶向治疗可延长生存。  

   ·节拍化疗(如口服卡培他滨)适用于需平衡疗效与生活质量者。  

4.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为主,参考特定靶向(如PD-L1抑制剂)及临床试验。  

晚期乳腺癌诊疗需以多学科协作和精准分型为基础,兼顾个体化治疗与患者生活质量。化疗仍是核心手段,但靶向、免疫治疗及局部干预的联合应用日益重要。未来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优化治疗策略,推动临床实践革新。



文章来源: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4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4,46(12):1079-110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