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纤维化、微血管改变和免疫系统失调为特征。EUSTAR数据库是一项大型国际多中心自愿性队列研究,涵盖约260名致力于SSc研究与治疗的医生。该数据库收录了临床、实验室数据及患者报告结局(PROs),重点关注功能评估指标,如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和科钦手功能量表(CHFS)。
目前,针对SSc不同器官并发症已有多种有效疗法。羟氯喹(HCQ)是一种耐受性良好的抗疟药,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HCQ可富集于溶酶体并抑制其功能,同时通过作用于Toll样受体7和9(TLR7/9)抑制先天免疫系统。因其成本效益高、安全性好且疗效显著,HCQ已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风湿性疾病。2018年一项共识指出,约27%的SSc专家曾使用HCQ治疗SSc相关炎性关节炎,但此前尚无针对该适应症的疗效证据或随机临床试验。HCQ在SSc中的疗效存在争议:两项小型研究显示其有效,而另一项研究则未发现积极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EUSTAR数据库评估HCQ对HAQ-DI和CHFS的影响。
本研究对EUSTAR数据库中符合201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CR/EULAR)SSc分类标准、接受HCQ治疗至少6个月且至少完成2次随访的SSc患者数据进行事后分析。
纳入标准:
1.根据2013年ACR标准诊断为SSc,接受HCQ治疗≥6个月且完成≥2次随访。
2.记录内脏受累情况。
3.记录当前及既往用药史。
4.完成≥2次间隔≥6个月的HAQ-DI评估。
5.完成≥2次间隔≥6个月的CHFS评估。
排除标准:
1.符合ACR/EULAR标准的重叠综合征。
2.未控制的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
3.既往接受肺或干细胞移植。
4.近3个月内接受透析治疗。
记录患者人口学与临床数据、合并用药(见下文)、HCQ治疗时长、HAQ-DI及CHFS评分(见下文)。
评估工具:
HAQ-DI:包含8个维度共24个问题的自评量表(每维度3题),每题评分0-3分(0=无困难,3=无法完成)。各维度最高分相加后除以评估维度数(最高总分3.0)。
CHFS:评估手部功能障碍的自评量表,涵盖18个问题(分5类),评分0(无困难)至5(无法完成),总分最高90分,用于区分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手功能差异。
统计分析:
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3:1对照:HCQ比例)平衡年龄、性别、病程(从首个非雷诺现象症状出现算起)、基线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效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s,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及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硫唑嘌呤、环磷酰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阿巴西普、环孢素A、利妥昔单抗、托珠单抗、TNF-α拮抗剂、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影响。使用标准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卡方检验评估匹配组。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HCQ使用与HAQ-DI/CHFS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关联,固定效应包括组别(HCQ使用者 vs. 对照组)、时间(距EUSTAR入组天数)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随机效应为患者个体及匹配组内嵌套效应。协变量包括年龄、病程及四类合并用药(糖皮质激素、csDMARD、免疫抑制剂、血管活性药物)。另探索性建立未校正模型,以各类合并用药为主要变量分析其与HAQ-DI/CHFS趋势的关联。所有分析使用SAS 9.4完成,p<0.05视为显著。
结果
EUSTAR数据库共纳入17,805例SSc患者,其中468例(2.6%)接受HCQ治疗≥6个月:女性占92.3%(432例),中位年龄51.7岁,中位病程(从首个非雷诺现象症状起算)4.2年。88例(25.1%)为弥漫性皮肤病变,232例(66.3%)为局限性病变,30例(8.6%)亚型不明,118例数据缺失。
其中50例(10.7%)完成≥2次间隔≥6个月的HAQ-DI评估(女性占92.0%,中位年龄51.7岁),46例(95.4%)完成≥2次CHFS评估。对照组17,337例非HCQ使用者中,1,222例完成HAQ-DI评估,1,003例(82.1%)完成CHFS评估。倾向评分匹配后,HAQ-DI分析保留150例对照,CHFS分析保留132例(两组人口学与治疗数据见表1和表2)。
匹配后两组在年龄(HAQ-DI组:49.8 vs. 50.0岁,p=0.954)、病程(8.3 vs. 9.1年,p=0.608)及用药类别(表1)上无显著差异。CHFS组结果类似(表2,所有p>0.1)。
治疗超过6个月后,HCQ组与对照组在HAQ-DI或CHFS评分变化斜率上均无显著差异(图1和2)。HCQ组与对照组HAQ-DI年斜率差异为-0.025(标准误=0.02,p=0.24),数值上略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或临床意义。年龄与糖皮质激素(CS)使用与HAQ-DI均值显著相关。
HCQ组与对照组CHFS年斜率差异为-0.58(标准误=0.50,p=0.25),模型中未发现其他协变量与CHFS均值显著相关。
未校正回归模型显示,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与HAQ-DI时间趋势显著相关。HAQ-DI共分析5个模型(HCQ vs. 对照、CS vs. 对照、免疫抑制剂 vs. 对照、csDMARD vs. 对照、血管活性药 vs. 对照)。CS使用与HAQ-DI下降(改善)相关(每日斜率=-0.00009,p=0.03),而免疫抑制剂使用与HAQ-DI升高(恶化)相关(每日斜率=0.00017,p=0.03)。后者可能源于选择偏倚(病情恶化时启用免疫抑制剂)。
尽管基线使用CS与HAQ-DI更大降幅相关,但交互模型显示该关系不受HCQ使用影响(p=0.19)。csDMARD与血管活性药使用与HAQ-DI无显著关联(表3)。
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HCQ对SSc患者HAQ-DI或CHFS的显著改善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缓解功能障碍,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与病情恶化相关。未来需更大规模研究验证HCQ在SSc中的潜在疗效。
讨论
关于羟氯喹(HCQ)在系统性硬化症(SSc)治疗中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迄今最大规模的队列研究设计发现,HCQ对SSc患者的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和科钦手功能量表(CHFS)无显著影响,且其在SSc中的使用率相对较低。
关于第二点,EUSTAR数据库中可能存在HCQ使用率漏报的情况,但其他药物的数据记录较为完整,因此HCQ的低使用率数据可信。我们的数据显示,仅不到3%的SSc患者接受HCQ治疗,与Fernández-Codina等人的报道(27%的SSc患者使用HCQ)相矛盾。然而,Fernández-Codina的研究基于风湿病专家的问卷调查,未明确是否使用真实临床数据。Bruni等人在10例SSc患者中发现HCQ对关节疼痛有一定改善作用,但EUSTAR数据库仅记录关节炎存在与否(无具体关节计数),因此基于该数据库的关节炎分析难以有效开展。Otman等人的回顾性研究(随访146例患者5年)发现,年龄、SSc亚型和羟氯喹是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HCQ可降低死亡率)。尽管HCQ在狼疮中已被证实可改善生存率,但这是首次在SSc中报道类似效应,这一结果令人意外且需进一步验证。然而,该结论与本研究关注的功能及生活质量指标无直接关联。
我们曾考虑分析用力肺活量(FVC)和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RSS),但最终聚焦于HAQ-DI(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和CHFS(手功能评估)。结果显示,HCQ治疗6-12个月后,对SSc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或手功能均无显著改善。
HCQ已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及骨关节炎等其他风湿性疾病。近期一项系统性综述(纳入11项RA随机对照试验及观察性研究)表明,HCQ可改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握力及总体疗效评价。Ruiz-Irastorza等人对95篇SLE文献的综述显示,HCQ可减少狼疮复发、提高生存率,并改善关节肿痛及疾病活动度。Wang等人对13项干燥综合征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HCQ可改善口腔症状、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gM和IgA水平,但对关节症状、疲劳、肺/神经/肾脏表现及Schirmer试验无益。Singh A等人对842例骨关节炎患者的6项试验综述显示,HCQ对疼痛、功能及生活质量无影响。然而,关于HCQ在SSc中的疗效数据极少且结果矛盾。
EUSTAR数据库中HCQ使用者及其倾向评分匹配对照可能无法代表整体SSc人群。HCQ使用者可能病情较轻,表现为糖皮质激素(CS)使用率异常高而csDMARD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率较低,但这一选择偏倚并不削弱研究结论,因为这些患者反映了临床实践中风湿科医生的实际用药选择。我们的结果显示,CS对功能有轻微改善作用,而csDMARD作用相反,但效应极微且无临床意义。
SSc中关节肿痛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敏感性不足,可能因压痛关节数通常较少且肿胀难以辨识。例如,Lorand等人研究发现,SSc患者的压痛与肿胀关节数效应值极低(<0.07–0.12),提示需大样本量才能显示疗效,且62.5%的患者在1年观察期内关节数无变化。由于EUSTAR数据库未记录关节计数,本研究未纳入相关分析。
HAQ-DI是SSc功能评估的有效工具,已成功用于其他SSc试验;CHFS则专门用于手功能障碍评估,二者均为EUSTAR中心广泛使用的量表。然而,本研究发现HCQ治疗1年未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手功能。
研究局限性:
1. 本研究为队列研究的回顾性分析,非随机对照试验。HCQ可能更多用于轻症患者,需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2. 尽管队列规模庞大,但符合分析条件的患者极少,存在选择偏倚风险。
3. EUSTAR数据库缺乏关节计数、FVC及MRSS数据,且未评估HCQ用药依从性。
尽管如此,本研究仍是迄今关于HCQ在SSc中疗效的最大规模研究。
内容来源:
S Bellando-Randone, H Wilhalme, C Bruni,et al.The effect of hydroxychloroquine 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hand function in systemic sclerosis: results from an analysis of the EUSTAR cohort.Arthritis Res Ther. 2025 Mar 27;27(1):66. doi: 10.1186/s13075-025-03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