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AIDs用药警示:全消化道损伤风险与分层防护策略
共识
2025-03-19
作者:小琳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风湿免疫病 胃肠道损伤 抗风湿药物 干预措施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风湿免疫病治疗中广泛使用的镇痛抗炎药物,但其胃肠道损伤风险不容忽视。研究显示,约70%的长期NSAIDs使用者存在小肠炎症,30%出现糜烂或溃疡,且最初3个月为高风险期。抗风湿药物胃肠道损伤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析NSAIDs相关胃肠道损伤的机制、风险分层及防护策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用药指导,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推荐意见1:使用NSAIDs需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损伤,尤其服药后的最初3个月。损伤包括胃黏膜糜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穿孔和梗阻等上消化道表现,以及小肠黏膜糜烂或溃疡等下消化道表现(1A)(同意度:9.81±0.57)

推荐意见2:为减少NSAIDs相关的胃肠道损伤,应尽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以及不同NSAIDs的联合使用。一旦确诊为NSAIDs相关的胃肠道损伤,应尽可能停用NSAIDs。因原发病需要不能停用者,可更换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或者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或黏膜保护剂(1A)(同意度:9.81±0.57)

推荐意见3:使用NSAIDs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胃肠道损伤风险。胃肠道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大剂量NSAIDs使用、联合用药(同时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GC或抗凝剂)、既往消化道溃疡病史、共存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吸烟等。可依据危险因素情况对风湿免疫病胃肠道损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既往有溃疡病史,尤其是溃疡病出血史或多个(>2)危险因素;中危,1~2个危险因素;低危,无危险因素(1B)(同意度:9.54±0.95)

推荐意见4:针对风湿免疫病患者,应根据胃肠道损伤的危险分层给予治疗方案:高危者,建议停用NSAIDs;若无法停用,可更换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联用PPI,必要时可以PPI联用黏膜保护剂。中危者,建议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或传统NSAIDs联用黏膜保护剂(1A)(同意度:9.58±0.76)

推荐意见5:所有NSAIDs均可通过各种局部或全身、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全消化道黏膜损伤,包括小肠和结肠黏膜。黏膜保护剂对上消化道黏膜均有保护作用,部分内源性黏膜保护剂对NSAIDs导致的小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1A)(同意度:9.23±0.95)

 

NSAIDs的胃肠道损伤机制与风险特点  

1. 损伤范围与机制

  • 上消化道:胃黏膜糜烂(12%~30%)、溃疡(胃溃疡风险为普通人群的40倍)、出血或穿孔;  

  • 下消化道:小肠炎症(70%)、糜烂或溃疡(30%),结肠损伤罕见但需警惕狭窄风险;  

  • 病理机制:  

- 抑制COX-1减少保护性前列腺素,破坏胃黏膜屏障;  

- 直接损伤小肠黏膜,激活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释放。  

2. 高风险期与流行病学

  • 最初3个月:适应能力弱,溃疡和出血风险最高;  

  • 长期用药: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15%~40%,小肠病变隐匿且易漏诊。  


二、NSAIDs用药原则 

1. 限制剂量与疗程

  • 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如双氯芬酸≥150 mg/d、布洛芬>1800 mg/d;  

  • 禁止联合用药:两种NSAIDs联用(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使风险倍增。  

2. 替代与联合防护  

  • 优选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胃溃疡风险较传统NSAIDs降低60%;  

  • 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预防上消化道溃疡,但需警惕长期使用(>8周)的感染风险;  

  • 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等内源性保护剂可修复全消化道黏膜,降低小肠损伤(证据等级:A)。  

 

三、风险分层:个体化评估与精准干预

1. 危险因素与分层标准  

  • 高危人群:既往溃疡病史(尤其出血史)、年龄>60岁、联用抗凝剂/激素、幽门螺杆菌感染;  

  • 中危人群:1~2项危险因素(如吸烟、心血管疾病);  

  • 低危人群:无危险因素。  

2. 分层管理方案

  • 高危患者:  

- 首选停用NSAIDs;  

- 必须使用时,联用COX-2抑制剂+PPI,必要时加黏膜保护剂。  

  • 中危患者:  

- 选择COX-2抑制剂单用,或传统NSAIDs+黏膜保护剂;  

- 3个月强化黏膜保护。  

  • 低危患者:短期规范用药,定期监测。  

四、黏膜保护剂的全程应用

1. 作用机制与选择  

  • 外源性保护剂(如硫糖铝、铋剂):覆盖黏膜表面,短期缓解症状;  

  • 内源性保护剂(如替普瑞酮、瑞巴派特):  

- 上调热休克蛋白,促进黏膜修复;  

- 改善小肠通透性,降低NSAIDs诱导的肠道炎症(RCT证据:A)。  

2. 联合用药优势  

  • PPI联用替普瑞酮:较单用PPI,胃和小肠损伤减少50%;  

  • 长期NSAIDs使用者:持续使用内源性保护剂预防隐匿性损伤。  

 

五、特殊人群与注意事项  

1. 幽门螺杆菌感染

·阳性者根除治疗可使溃疡风险降低30%;  

·长期NSAIDs用药前必须检测并干预。  

2. 合并用药风险  

·联用抗凝剂/激素: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3~5倍,需强化PPI防护;  

·选择性COX-2抑制剂+阿司匹林:抵消胃肠道保护作用,需谨慎联用。 

 

NSAIDs的胃肠道损伤管理需以风险分层为基础,通过替代用药(COX-2抑制剂)、联合防护(PPI+黏膜保护剂)及全程监测实现安全用药。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更安全的NSAIDs衍生物、优化黏膜修复方案及探索肠道菌群调节的协同作用。



文章来源:

黄红,段利华,姜林娣,.抗风湿药物胃肠道损伤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4,28(5):293-30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