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达标治疗策略的生物制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原则与目标
共识
2025-03-10
作者:小琳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物制剂 临床应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需长期规范管理以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器官损伤。传统治疗(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虽能控制病情,但存在缓解率低、复发率高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引入为SLE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精准调控免疫反应,实现疾病缓解(DORIS)或低疾病活动状态(LLDAS),从而降低复发风险、减少激素用量及器官损伤累积。《生物制剂在SLE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明确指出,生物制剂的使用需以达标治疗(T2T)为导向,强调医患共同决策,综合考虑疗效、安全性及患者个体化需求。 

 

一、生物制剂治疗SLE的原则和目标

推荐意见:

生物制剂治疗SLE以尽早实现疾病病缓解(DORIS)或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LLDAS)为目标,同时减少复发,最大程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减少器官损伤累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C)。使用生物制剂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获益与风险,医患充分沟通、共同决策(1A)(LoA:9.63±1.67)。

SLE作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的管理。生物制剂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现SLE治疗的总体原则和目标。为改善长期预后,SLE治疗应以最大程度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器官损害为核心原则:短期力求控制疾病活动、改善症状,实现缓解或可能达到的最低疾病活动度;长期力求减少复发,最大程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器官损伤累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达标治疗(treat-to-target,T2T)的策略自2014年应用于SLE疾病管理中,目前国际公认可行且可靠的两个目标为SLE缓解(definition of remission in SLE,DORIS)和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lupus low dis-ease activity state,LLDAS),两者的达标要求均包含疾病控制和药物限制两个维度3(表3)。临床数据表明,达到DORIS或LLDAS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器官损伤、改善生活质量,且维持在达标状态时间越长,器官损伤累积和复发风险越低。相比而言,LL-DAS可能是临床实践中更容易实现的目标。中国队列研究显示,SLE初治患者治疗1年、2年、5年的累积LLDAS达标率分别为18.8%、69.7%和92.6%。在T2T策略为核心的SLE患者管理中,减少复发非常重要,也是实现减少器官损伤、改善生活质量等长期目标的关键所在。既往研究显示SoC治疗下的SLE患者5年累积复发率为61%,加之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5年近60%患者出现器官损伤进展。生物制剂有助于控制疾病活动,减少激素用量,较SoC更有利于实现达标治疗,同时可改善血清学指标、降低复发风险、延缓器官损伤进展。启用生物制剂前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除了介绍生物制剂可能的获益外,还应充分告知预期疗效、不良反应的风险、治疗时长以及经济成本等,在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并认可后再启用生物制剂治疗。


二、生物制剂适用于哪一类SLE患者

推荐意见:

生物制剂适用于经过羟氯喹(单药或联合激素)治疗仍有疾病活动或复发的SLE患者或不能将激素减至维持剂量,例如≤泼尼松#5mg/d)的患者(1A)(LoA:9.19±0.92)。

  •  疾病活动:SLEDAI-2000≥4或医师整体评估(PGA)≥1,或有临床症状或体征(如皮疹、关节痛、乏力、血尿或蛋白尿、肌酐异常等)及血清学异常(低补体或抗dsDNA抗体阳性)等。

  • 本文提及的泼尼松,临床实际应用可替换等效剂量的其他激素。

  • 部分不适用羟氯喹或单用激素的患者,仍可参照上述推荐。

    贝利尤单抗

推荐意见:

贝利尤单抗可考虑用于疾病活动且伴肾脏、血液系统、皮肤黏膜、骨骼肌肉受累,抗dsDNA抗体阳性、低补体血症、泼尼松>7.5 mg/d,或因残留疾病活动激素无法减量和(或)复发等特征的SLE患者;可用于活动性增殖性LN的患者(1A)(LoA:9.40±0.83)。

 

泰它西普

推荐意见:

泰它西普已发表数据相对有限,可参考贝利尤单抗的SLE适用人群(1B)(LoA:9.13±1.06)。

 

利妥昔单抗

推荐意见:

利妥昔单抗可用于难治性或重症SLE(如狼疮肾炎、血液系统受累)患者(2C)(LoA:9.47±0.92)。

 

三、生物制剂在SLE患者中的应用时机

推荐意见:

对羟氯喹(单药或联合激素)治疗后疾病仍有活动或复发,或无法将泼尼松降至维持剂量5mg/天以下时,推荐联合生物制剂(1A)。对于活动性增殖性LN患者初始诱导期可联用贝利尤单抗(1A)(LoA:9.40±0.83)。



文章来源:

耿研,武丽君,谢其冰,杨念生,杨娉婷,郑文洁,张卓丽,赵岩代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学专委会系统性红斑狼疮委员会.生物制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4,28(2):78-9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