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者,女,52岁,因“反复腹胀、腹围增大2年余”于2022年7月29日入院。
患者2020年3月起无诱因出现腹胀,伴纳差、恶心,腹围逐渐增大,无眼睑及下肢水肿。
既往史:
1995年:异位妊娠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
2019年:泌尿系结石、右肾积水行右肾肾盂成形术。
否认肝炎病史。
家族史:
父亲因淋巴瘤去世,母亲曾患结核性胸膜炎。
病程及诊疗经过
2020年3月-2020年7月(起病初期)
外院检查:
- 实验室:ALP、GGT升高。
- 影像学:腹部超声提示腹盆腔积液;18F-FDG-PET/CT示下腹部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 8.7),多骨高密度放射性摄取(SUVmax 3.1)。
- 手术:2020年7月行腹腔镜探查,术中见肝脏表面、左侧输卵管伞端粟粒样结节,病理示黄色肉芽肿性炎,腹水未见肿瘤细胞。术后腹胀缓解。
2020年9月-2021年12月(病情反复)
实验室:
- HGB 94 g/L,血清铁及铁蛋白正常下限;腹水常规WBC 954×10⁶/L(单核87.6%),黎氏试验(+);SAAG 14 g/L,ADA 3.9 U/L,LDH 107 U/L,Glu 5.9 mmol/L。
- T-SPOT.TB显著升高(100+96 SFC/10⁶ MC)。
- 血清学:IgG λ型M蛋白23.7 g/L,sFLC-λ 340 mg/L(κ/λ=0.020)。
- 骨髓涂片:骨髓瘤细胞23.5%,符合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M)。
影像学检查:腹部CT示肝形态正常,无血管畸形。
治疗:补铁后HGB恢复;利尿治疗腹胀缓解。
2021年2月-2022年7月(进展与干预)
抗结核治疗:因“结核性腹膜炎不除外”予四联抗结核治疗5天,后因药物性肝损停药。
腹腔积液管理:需间断引流(500~800 ml/d),总量达8 000 ml/2周。
TIPS术:2021年12月因CT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行TIPS术,术后腹腔积液未改善。
入院检查(2022年7月)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胸前蜘蛛痣2枚,腹部膨隆伴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3.54×10⁹/L,HGB 101 g/L,PLT 173×10⁹/L。
生化:TP 88 g/L,Alb 34 g/L,GGT 64 U/L,ALP 116 U/L,铁蛋白221 ng/ml。
血清学:IgG λ型M蛋白35.1 g/L,sFLC-λ 500 mg/L(κ/λ=0.017),β2微球蛋白2.5 mg/L。
腹水细胞学 :异常浆细胞1.6%,表达CD138+、CD38+、lambda+轻链限制性。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肝弥漫性病变,腹腔积液深7.1 cm。
增强CT:肝脏体积稍小,TIPS支架通畅,门脉侧支循环形成。
胃镜/肠镜:食管胃底无静脉曲张,肠镜未见异常。
PET-CT:无溶骨性病变。
骨髓检查:
骨髓活检刚果红染色(-),FISH-MM系列阴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最终诊断:
1. 多发性骨髓瘤(IgGλ型)
- ISS Ⅱ期,R-ISS Ⅱ期。
- 依据:骨髓浆细胞比例23.5%,M蛋白升高,sFLC比例异常,贫血。
2. 腹腔积液:考虑MM浸润可能性大(腹水流式检出单克隆浆细胞)。
鉴别诊断 :
1. POEMS综合征:缺乏周围神经病变(PN)、VEGF正常,不支持。
2. 轻链型淀粉样变:无心脏/肾脏受累,刚果红染色(-),排除。
3. 结核性腹膜炎:抗结核治疗无效,腹水TB检测(-),病程无消耗表现,排除。
治疗
化疗方案(BCD方案):
硼替佐米2 mg(d1、8、15、22,皮下注射),环磷酰胺300 mg(d1、8、15、22,口服),地塞米松20 mg(d1、8、15、22,口服),28天为1周期。
疗效与随访
2疗程后:达部分缓解(PR),HGB恢复正常。
3疗程后:腹胀显著缓解,腹腔积液深度减至4.6 cm。
5疗程: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7疗程后(2023年9月):腹腔积液完全消失,肝功能及凝血正常,无腹胀复发。
转归:患者持续VGPR,一般状态良好。
腹腔积液流式细胞学
病例来源:
张富婧,汪玄,蒋显勇,等.以顽固性腹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DB/OL].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3(2023-11-10).http://journal.yiigle.com/LinkIn.do?linkin_type=cma&DOI=10.3760/cma.j.cmcr.2023.e0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