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影像学隐匿性肝转移漏诊一例
2025-03-26
作者:雪吟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乳腺癌 肝转移

病例

患者女性,56岁,因“突发上腹痛14 d”于2023年9 5 日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 6 年前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我院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入院查体:右上腹、中腹部明显压痛,无反跳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生化指标: 总胆红素8.6 μmol/L,直接胆红素2.8 μmol/L,间接胆红素5.8 μmol/L,AST 24 IU/L,ALT 16 IU/L;癌胚抗原199(CA199)9.14 U/ml,其他肿瘤标志物未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无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乳腺彩超示,左侧乳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双侧腋窝及双侧锁骨上区未见明确异常淋巴结声像; 上腹部CT示,胆总管多发结石,合并胆道梗阻扩张, 考虑合并胆管炎可能,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肝左叶胆源性肝硬化可能,胆囊壁增厚1A1B;上腹部MRI示:胆总管下段结石继发胆道低位梗阻,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继发肝左叶萎缩,考虑胆囊结石1C1D

入院诊断:肝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院后完善心肺功能检查等术前准备,无明显手术禁忌证,于2023 年9 月6 日在全麻腹腔镜下行左半肝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囊切除术。

6年前术后病理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瘤(图2A;此次术后病理检查示左半肝肝组织局部见异型腺体增生2B,结合免疫组化2C、D),标记为腺癌,倾向乳腺来源,肿瘤2 个,最大径1.2 cm×0.9 cm,切缘未见肿瘤。术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定期至肿瘤内科接受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

门诊随访至2024 1 月,复查腹部增强MRI、肝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生活质量满意。

A,CT显示胆总管结石;B,CT显示扩张胆管;C,MRI显示胆总管结石;D,MRCP显示胆总管结石。

图1. BCLM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


A,乳腺肿瘤组织(HE,×100);B,肝脏转移灶(HE,×100);C,肝脏转移灶免疫组化:乳腺特异性标志物GATA3(+)(×100);D,肝脏转移灶免疫组化:肝脏特异性标志物Hepatocyte(-)(×100)。

图2    BCLM患者乳腺及肝脏术后病理检查

 

讨论

BCLM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仍有6%~7%的新诊乳腺癌患者在诊断初期即发现转移灶。BCLM的发生率约为50%~61%,仅次于骨转移和肺转移,但可导致耐药性和更高的死亡率。BCLM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生存期仅为4~ 8个月,得到治疗其生存期也仅为18~24个月早期BCLM可无任何临床不适症状,随病情进 展可出现发热、纳差、腹胀,腹水、黄疸、肝大等症状体征。BCLM通常表现为弥散的占位性病变,累及肝包膜时偶有疼痛。BCLM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 影像学,超声下BCLM为多发性低回声结节或肿块, 转移灶内部回声多分布不均匀,且转移灶声像各有特点,转移灶内及周边血流信号不丰富,若合并肝硬化则对诊断造成干扰。超声对最大径<1 cm的病灶难以发现,且敏感性不如其他方法。因此需联合造影,才能提高超声对BCLM的准确度,并且能发现较小的肝转移灶。多层螺旋CT表现为以结节样强化为主,环状强化少见,以规则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居多,因转移至肝脏时间不同,可在影像学上呈现出大小各异的瘤灶等。但由于缺乏肝脏B 超检查,故不能进行比对。此外MRIBCLM诊断 优于B超和CT检查,因其对肝脏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在每个病灶及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0.7% 83.7%,而其对小于1.5 cm的肝脏结节的准确性为91.1%,远高于另两种常用诊断方法。信号强度与原发灶有关,血管丰富的肿瘤在T2WI上信号较高, 病灶周围常有明显水肿,在T2WI上可表现为“灶旁水肿征”或“晕征”,坏死的肿瘤中心在T2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形成典型的“牛眼征”。近些年广泛应用于临床的PET-CT,检测乳腺癌远处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4%91.2%。本文报道BCLM的影像学表现与既往报道不同,并无“晕征”、“灶旁水肿征”及“牛眼征”等特异性表现,为BCLM弥漫性转移扩散的罕见模式。

本例BCLM漏诊的可能原因有:(1)乳腺癌影像学隐匿性肝转移合并肝胆管结石临床上非常罕见,对其认识不足;(2)对患者的既往病史关注不足,在分析上腹痛原因时未充分考虑BCLM的可能性;(3)缺乏影像学表现,转移灶最大径1.2 cm,因有扩张的胆管和结石,可能导致在影像学上很难分清整个肝脏的正常组织和病灶组织;(4)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上腹痛可因肝胆管结石所致,且肝胆管结石易通过影像学确诊;(5)未完善血清肿瘤标志物 CA15-3检查协助诊疗。

 


引用:黄小辉, 冯斌, 谭米多, 等. 乳腺癌影像学隐匿性肝转移漏诊一例[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4, 36(5): 310-311,31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