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资料:
患者女,15岁,确诊SLE后迅速进展为IV型狼疮性肾炎(改良NIH活动指数15/24,慢性指数1/12),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10717 mg/g肌酐)、镜下血尿、血肌酐升高(4.96 mg/dL)及高磷血症。尽管接受羟氯喹、吗替麦考酚酯、贝利尤单抗、甲泼尼龙冲击及环磷酰胺治疗,仍进展至ESRD,需每周2-3次血液透析及4种降压药联合治疗。SLEDAI评分23分,提示极高疾病活动度。
CAR T细胞治疗
1. 预处理:停用除泼尼松龙(10 mg/d)外的免疫抑制剂,行淋巴细胞清除(氟达拉滨12.5 mg/m² ×3天+环磷酰胺500 mg/m² ×1天),剂量根据肾功能调整并与透析同步。
2. 回输:输注自体CD19 CAR T细胞(1×10⁶/kg)。
3. 安全性:仅出现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发热,予退热药及托珠单抗8 mg/kg后缓解)、4级粒细胞减少(最低0.4/nL)及贫血(血红蛋白最低8.7 g/dL),无神经毒性或骨髓抑制延长。
疗效
免疫重建:外周血B细胞持续缺失(>6个月),CAR T细胞扩增峰值6.6个/μL(第10天),且持续存在至6个月(远超成人患者3个月的清除时间)。
疾病缓解:SLEDAI评分降至0,抗dsDNA抗体(4545→<100 IU/mL)、抗核小体及抗组蛋白抗体转阴,补体C3/C4复常。
肾功能恢复:血肌酐从4.96 mg/dL降至1.2 mg/d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从8 mL/min/1.73m²升至42 mL/min/1.73m²,脱离透析。蛋白尿降至3400 mg/24h,提示残余肾损伤但无活动性肾炎证据。
图:治疗过程与疾病活动度
(A) 治疗时间轴:免疫抑制剂、CAR T输注及透析周期;
(B) 外周血CAR T细胞及B细胞动态;
(C-H) 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补体C3/C4、血肌酐及蛋白尿变化;
(I-J)体重波动及支持治疗调整。
随访
治疗后4个月患者重返校园,6个月时完全恢复日常生活,仅保留依那普利(20 mg/d)作为肾脏保护措施。
CD19 CAR T细胞疗法可逆转重症狼疮性肾炎的快速进展,使患者脱离透析并实现持续缓解。需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验证其在儿童自身免疫病中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病例来源:
Krickau T, Naumann-Bartsch N, Aigner M, et al. CAR T-cell therapy rescues adolescent with rapidly progressive lupus nephritis from haemodialysis. Lancet. 2024 Apr 27;403(10437):1627-1630. doi: 10.1016/S0140-6736(24)00424-0. Epub 2024 Apr 17. PMID: 3864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