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64岁男性,主因疲劳和胃肠不适1月入院,自服奥美拉唑片后症状未显著缓解。入院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水平为55.0 g/L,提示贫血。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显示血清AFP水平显著升高,为52,951.56 ng/mL(0-8.78 ng/mL),癌胚抗原(CEA)轻度升高,为8.94 ng/mL(0-5.0 ng/mL)。粪便潜血试验呈阳性。
辅助检查
胃镜:贲门胃底处有直径约4.5cm不规则肿物,表面不平整、质地脆且易出血。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为阴性。
病理:贲门低分化腺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FP)、SALL4和肝细胞特异性抗原呈阳性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阴性,诊断为产生AFP胃腺癌,部分表现为肝样腺癌,pMMR,PD-L1 (CPS 1)。
腹盆增强CT:胃底下方有一直径约6cm的不规则分叶状肿物,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胃周及小网膜囊内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均呈均匀强化。
经过影像科、肿瘤科和胃肠外科多学科讨论后,诊断为cT4N1-2Mx,建议新辅助治疗,具体方案为奥沙利铂和S-1联合信迪利单抗。三周期新辅助治疗后增强CT显示肿瘤和淋巴结显著缩小。
排除手术禁忌后,给予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大体标本显示,在贲门附近沿大弯侧切开后,发现一3.8×1.5cm的浸润溃疡型肿物,肿瘤切面呈坚韧的棕灰色,侵及肌层,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胃周淋巴结均未见转移。免疫组化分析显示Her2阳性,而P63和CK5/6为阴性。诊断为产生AFP胃腺癌,部分具有肝样腺癌分化。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9天出院。患者AFP水平从术前的52,951.56 ng/mL降至术前新辅助治疗后的241.04 ng/mL,术后1个月进一步降至9.59 ng/mL。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恢复良好,未见复发迹象,血清AFP水平为5.63 ng/mL。
研究结论
HAS是一种预后不佳的胃癌亚型。在诊断时,常存在淋巴结和远处器官(尤其是肝脏)转移,本病例报告表明,SOX联合信迪利单抗的免疫治疗可能是晚期HAS的有效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with ideal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immunotherapy: a case report,Front Immunol 2024 Vol. 15 Pages 1496342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第三方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信息传播与参考,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联系邮箱lighter@medical-ligh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