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是急诊常见出血性疾病,其鉴别诊断需围绕“生成减少、破坏增多、分布异常”三大病因展开。生成减少,可能是骨髓造血问题,像再生障碍性贫血;破坏增多,比如免疫因素导致的血小板被破坏;分布异常,常见于脾肿大时血小板在脾内潴留。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排除性诊断。需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如药物诱导、肝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遗传性血小板减少需基因检测确诊。
当患者血小板计数极低,伴有严重出血,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需及时输注血小板来止血。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经传统治疗效果不佳时,罗米司亭可刺激骨髓生成更多血小板,改善病情。
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与临床病史,作为排他性诊断需严格排除继发病因。急诊科快速识别出血风险,血液科制定分层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