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伤口创面溃烂、化脓,病人在换药清创时常因疼痛、紧张、恐惧而出现皮肤苍白、大汗、四肢厥冷、甚至血压波动,脉搏细数等休克早期症状。如果在换药前对患者施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可降低上述症状的发生率。笔者曾对门诊换药室病人做过对比观寨,现报导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选我院门诊换药室1997年5月- 1997年11月感染伤口初次换药病人99例。其中,男,56例;女,43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7.27岁。
1.2方法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49例,常规换药;第二组,50例,在换药前视病人不同心理,用安慰、劝说性语言,在医疗保护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将有关的换药程序介绍、解释,解除其紧张、恐惧、疑虑心理,使之情绪稳定,注意力转移,能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
2 观察项目及判新标准
两组患者在换药前后均做血压、脉搏测定,并观寨其全身状况。如换药后血压波动1.33kpa、脉搏加速10次/分以上,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四肢厥冷者为阳性;无明显变化者为阴性。
3 结果
4 讨论
换药前对病人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各种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因为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主因是疼痛引起,而引起痛觉感受性的心理因素有情绪、暗示、经验、注意、对处境的认识和评价、人格等。换药时病人出于对医院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医护人员、特殊的布局换药时用的各种器械会产生极度紧张、恐惧心理,造成消极情绪。如护理人员以丰富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对病人紧张的心理加以调整,同时又能考虑到影响痛觉的其它因素,并采取转移注意力、语言暗示等方法,对其实施具体的疼痛心理护理,就会降低各种不适症状的发生率。这也正符合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的发展趋势,故对门诊诊治的病人实施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