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自身抗体作用所致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我们采用病例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形式,报告用中剂量肌苷治疗ITP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全部资料来源于1991年1月至
1993年12月门诊和住院ITP病例,该病例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不佳者、共46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16岁12例,17-45岁26例,>45岁8例。病程1-36个月(均值30.5个月)。诊断标准按1986年12月首届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2观察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即治疗前后分别计数血小板,以确定治疗前后血小板数有无显著性改变,其疗效标准采用1984年第二届全国血液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1.3治疗方法:采用镇江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肌苷0.4g—2.4g/d分次口服,连用150天。
2结果
2.1 4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收到显著疗效12例。总有效率93%(见表1)。
2.2 46例患者治疗后血小板均数由治疗前的51.52×109/L提高到89.11×10°/L,两组经统计学检验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见表2,t=8.68,P<0.01);说明用中剂量肌苷治疗ITP能明显有效提高血小板数,收到了预期的临床疗效。
3讨论
3.1用中剂量肌苷治疗ITP能显著改善提高血小板数。临床疗效肯定。
3.2用肌苷治疗ITP至今未见报道。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推测其作用有以下两方面;其一是参与细胞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其二是促进蛋白质代谢,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抗体形成,从而使血小板受破环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