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老年性哮喘患者选用那种给药方式、剂量多少、那种糖皮质激素更好,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①询问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和白内障等疾病或相应病史。②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前一定要检查血糖或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血脂、血钙、血磷、骨密度,在无禁忌证时,权衡利弊进行使用。③所用剂量一般为成人用量的50%~70%,并尽可能采用吸入制剂,如全身用药则首选短效制剂,或冲击一次给药。
(一)给药方式和剂量:应首先考虑吸入给药,对于吸入给药不能控制或糖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可全身给药。
1.吸入给药:主要适用于以下患者:
(1)轻中度的慢性哮喘。
(2)静脉、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减量及维持过程中。
(3)预防哮喘季节性发作。
(4)并发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激素依赖性老年性哮喘患者。
常用药物有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和丁地去炎松气雾剂,每日剂量在 500~1000ug之间选择,可分为2~4次吸入,应用3~6个月或更长时间,症状控制后可以减量或减少吸入次数。由于老年患者对吸入气雾剂使用方法不易掌握,疗效不稳定,借助辅助储雾器装置或干粉吸入装置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2.口服用药:
口服给药适用于以下老年性哮喘患者:
(1)重度哮喘经静脉控制症状,但仍需巩固治疗者。
(2)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突击治疗。
(3)激素依赖性哮喘的长期维持治疗。
(4)单纯吸入激素仍不能控制症状的慢性哮喘患者。
常用药物: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日,20~40mg,每日晨起顿服,维持一周,症状缓解后每周减量5mg,减至15mg时,之后每周减量15~20%,直至停用或减量至5~10mg时重叠应用吸入激素,最后改为吸入用药。
3.肌注给药:
适用于以下老年性哮喘患者:
(1)慢性持续性和反复发作的老年性哮喘患者。
(2)口服强的松维持效果不好者。
药物可用曲安西龙,每次40mg,肌注,每4~5周注射一次,最多不能超过3次。由于老年性哮喘患者已有潜在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故临床应用较少。
4.静脉给药:
适用于以下老年性哮喘患者:
(1)老年性哮喘患者中重度急性发作,应用足量支气管扩张剂疗效欠佳者。
(2)定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后症状仍不能控制且有恶化倾向者。
首选药物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用量200~400mg,每4~6小时一次重复应用至病情缓解,疗程3~5天。也可应用甲基泼尼松龙琥珀酸水溶液40~80mg静脉注射,每日1~3次,连用2~3天。
(二) 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副作用及其预防
吸入激素主要副作用是导致口腔霉菌感染,特别是白色念珠菌,但是只要坚持吸药后正确充分漱口,通常可以避免;其次是声嘶。
全身方式用药的副作用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分泌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的抑制,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且老年性哮喘患者停药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的抑制较正常中青年人恢复慢,为避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的抑制,通常静脉用药3~5天后,改为口服或及时停药,如果口服应清晨顿服或隔日晨服,这样比每日3次服用副作用明显减少。
2.代谢紊乱:水钠潴留、钾、钙排出增加,代谢性碱中毒,非酮症高渗血症,高血脂,异常脂肪分布,脂肪肝,应注意高蛋白饮食,适当限制糖、淀粉类饮食,可以减少上述副作用。
3.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由于老年人常常伴有心血管疾病,给老年性哮喘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特别是脑动脉硬化导致的老年性痴呆)和心律失常等。
4.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肠穿孔,适当增加抗酸剂,如H2受体拮抗剂。
5.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无菌性坏死,肌肉萎缩等,加服维生素D、钙片及高蛋白饮食,可以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6.其他:精神错乱,惊厥,青光眼,白内障等改变。
老年性哮喘患者避免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最好方法是选择好正确的给药途径、严格掌握适应证,应当谨慎使用,必须全身使用时最好选用短效品种,并在短时间内尽快转为吸入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