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需要进一步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疾患)。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如香烟、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氯气、臭氧等);
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因素:免疫、年龄和气候等因素均与慢性支气管炎有关。
一、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控制感染:抗菌药物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β内酰胺类口服,病情严重时静脉给药。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如果能培养出致病菌,可按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
镇咳祛痰:可试用复方甘草合剂,也可加用祛痰药溴己新,盐酸氨溴索,桃金娘油,干咳为主者可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
平喘:有气喘者可加用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或用茶碱控释剂,或长效β2激动剂加糖皮质激素吸入。
二、缓解期治疗
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的吸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内容之一。
部分患者可控制,不影响工作、学习;部分患者可发展成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心病,预后不良。应监测慢性支气管炎的肺功能变化,以便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的发展。
支气管哮喘不能根治,需要长期规范化治疗,使症状达到良好或者完全控制,而且哮喘需要综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措施:
一、减少危险因素的接触:即脱离过敏原,是避免哮喘发作最有效的方法。
二、药物治疗:有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其目标是尽快缓解气管痉挛、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防止并发症,可以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类药物,还可以口服或静点多索茶碱,必要时静点糖皮质激素,对严重的患者可以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持续期的哮喘,需要把治疗方案分成五级,根据哮喘的控制水平,对分级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三、免疫疗法:又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脱敏治疗,而非特异性免疫主要指增加免疫力的治疗。
四、哮喘的教育与管理:要让哮喘患者学会自我管理,包括了解哮喘的继发因素、避免诱发因素,以及掌握哮喘的用药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