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生活的越来越好,大家再也不愁吃喝了,吃得也越来越好了。然而,最近几年胃癌的发生率却越来越多了。最近,有说法称,胃癌都是吃出来的。这让不少人非常困惑:吃得不对真的会导致胃癌吗?如何预防胃癌呢?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
一、哪些因素会导致胃癌?
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导致胃癌的因素也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等等,饮食只是一方面。导致胃癌的原因常见有这几个方面: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组织中,成人一旦感染机体无法进行自我自愈。《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
2.遗传因素:
胃癌患者中约10%与家族遗传相关,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患者,那么后代得胃癌的风险就会高一些。
3.生活习惯:
比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抽烟喝酒等,都会增加胃癌风险。
4.情绪:
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人,容易发生胃粘膜的损伤和溃疡,可能会间接促进胃癌的发生。
二、日常少吃这些食物
1.高盐食品
吃得太咸、盐吃太多、吃太多高盐食品,会导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损伤,时间久了会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导致胃癌发生。比如咸菜、咸鱼等腌制食品,都要注意不要吃太多。
2.酒精
饮酒、酒精摄入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每天超过3个单位酒精摄入会增加胃癌风险。荟萃分析发现,人们患胃癌的风险与饮酒量呈正相关。
3.烧烤肉类
烧烤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烧烤肉类容易产生明确的致癌原,会增加胃癌风险。类似的,熏烤类食物也有同样的问题,也要少吃。
4.加工肉制品
经常吃加工肉制品也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将加工肉制品评定为 1 类致癌物,即存在明确的致癌作用,可能是因为它含有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多环芳烃等多种因素。
三、预防胃癌,应该怎么做?
1.幽门螺杆菌治疗
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地预防胃癌,可以使人群的胃癌发病率降低39%,并且对重度癌前病变人群和老年人群也具有预防胃癌的作用。每年体检时,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如果结果呈阳性,建议遵医嘱进行根除治疗。
2.养成健康生活和饮食习惯
长期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尽量做到“四多三少”:
四多
(1)食物多样,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平衡。
(2)多吃新鲜肉类,尤其是鸡鸭鱼虾肉类,少吃加工肉制品。
(3)保持健康体重,多运动。
(4)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三少
(1)少吃食用腌制的食物
(2)少吃烧烤、熏制食品。
(3)戒烟、戒酒。
3. 定期体检,发现不适及时治疗
癌症难治,很多时候是因为大家平时忽视了检查,等有症状常常已经有点晚了。胃癌的发生会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所以,最好养成定期体检习惯,如果体检发现了胃病的早期症状,要及时检查和治疗。
如果有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伴随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一定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别把小毛病拖成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