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家庭、社交网络甚至互联网正在成为当代人焦虑的来源。“我太难了”和“头秃”的抱怨声在办公室里此起彼伏。对于职业女性来说,她们的工作和家庭是“一肩挑”的,她们的身心亚健康已成为一种常见病。一项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层的下降,职业女性中焦虑或抑郁的比例显著上升,年轻职场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身心过劳引担忧,焦虑呈现年轻化
26岁的小孙目前在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他说:“晚上11点下班是正常的,12点以后经常需要加班。”她说,有一次她在凌晨加班,在路上遇到了交通堵塞,“我觉得很多人为了工作而过度劳累。”
像小孙一样,很多女孩因为工作压力大和“KPI”的要求而陷入“旋涡似的”的工作周期。“996”甚至“007”的节奏使得私人时间极度压缩,熬夜和睡眠不足已成为普遍现象。
除了工作强度高之外,考核和晋升导致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职业女性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互联网公司相对不稳定”。如果效益不好,他们可能会裁员。因此,一方面担心自己的业绩,另一方面担心未来的工作前景。”小孙说。
值得注意的是,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女性的职场焦虑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刚刚进入工作状态的“90后”普遍反映出巨大的身心压力。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感到郁郁不乐、情绪低沉。
90后年轻人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不只是在意收入等物质方面的条件,也更为重视工作的体验、价值,以及工作内容与自身专业、个人长处的匹配度。如果不能满足在工作中被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就很可能会感到焦虑。
隐性歧视仍存,“要生”还是“要升”
招聘时,询问你是否婚育;为准备怀孕,先要取号排队;生娃发现被调离原岗位......凡此种种都是在倒逼女性婚育后主动离职。家庭和工作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让不少职场女性分身乏术。
招聘时,很少问男性是否单身或有孩子,但他们会直接问女性这些问题。男性和年轻女性更受公司欢迎,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接受更高的工作强度并适应频繁的出差,而已婚和生育的女性通常必须照顾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所以在这方面不太自由。
公司里不少女性调休和休年假都要精打细算,除了孩子生病、开家长会等原因,一般不会轻易请假。
此前一位非常优秀的女同事,由于生育之后需要时间哺乳、照顾幼童,难以兼顾家庭与工作,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奋斗多年得来的岗位被其他人顶替。
专家认为,在当今的职场文化中,女性的主要压力来自婚姻和生育对女性职业的影响。由于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中经常“一肩挑”,承受更多来自家庭的压力,女性的职业焦虑实际上是由工作和家庭两方面引起的。
除了焦虑,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专家认为,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感到焦虑和抑郁,反映了当前社会现实中“三高”的现状。首先,整个社会的变化频率很高,我们周围的社会结构、生活场景和工作内容都在迅速变化;第二,生活和工作节奏快,人们都在努力拼搏;第三,信息干扰程度高,往往处于信息过载的情况。这些“三高”给我们带来了身体压力反应,导致女性普遍焦虑。
与“三高”社会状况相对应的是“三低”现实,生活兴趣降低,自我调节能力低,社会支持体验频率低,往往难以缓解女性的压力。
目前,中国女性更倾向于自我消化或寻求在亲朋好友等亲密关系中释放压力。很少有女性通过专业和社会渠道进行心理咨询和缓解焦虑。对此,专家建议,一方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给予职业女性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从生育率的角度来看,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总体国策。因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支持政策,在法律层面提供保护,帮助雇用妇女的家庭和企业共同分担生育成本。
与此同时,专家建议加强社区建设,帮助女性缓解情绪。特别是在大城市,社区的建设可以帮助女性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方便快捷地寻求帮助和感受社会支持。一些自发形成的利益集团也可以成为女性在大城市寻求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