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哮喘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老年性哮喘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符合哮喘病诊断标准的所有患者,包括在60岁以前和60岁以后发病的所有哮喘病患者。而狭义的老年性哮喘仅仅指60岁或60岁以后新发生的哮喘(简称晚发老年性哮喘),不包括60岁以前发病的老年性哮喘,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哮喘病主要始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所以对始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性哮喘缺乏足够的重视,也缺乏系统的研究
随着科学进步和卫生保健工作的发展,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老年性哮喘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性哮喘在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老年性哮喘在病因学、病理生理、发病机制、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有其特殊性,与儿童、青少年哮喘有着某些差异。另外老年性哮喘患者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冠心病及左心衰竭等疾病,使老年性哮喘的症状更加复杂,诊断和治疗也比较困难,加上社会经济学因素和不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同影响,老年性哮喘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我们应该对加强对老年性哮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其危害性给予足够的警惕,使之及早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多年来一直认为哮喘病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易患的疾病,老年人较少发生。然而近年来许多学者已注意到老年性哮喘也是一种常见疾病。大量研究证实哮喘病可以发和青少年时期的哮喘患病率最高,在成年时期哮喘病的患病率下降,而老年阶段的哮喘发生率又可重新增高。
近年来国外通过纵向追踪及横向调查对老年性哮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结果发现老年性哮喘患者患病率在世界各地并不相同,在不同年代也并不完全一致,但总体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性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性哮喘的诊断率很低,病死率也在不断的增加。Ford在1958~1968年间调查了11551例哮喘患者,其中60岁以后发生哮喘者占哮喘患者总数的3%;1962年Broder等报告Tecumch地区6995人中,老年性哮喘的患病率为5.3%;1980年Dodger等对个各年龄段哮喘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期哮喘患病率最高,青少年期及青春期患病率开始下降,随后哮喘患病率又开始逐渐上升,直到69岁以上,活动性哮喘在儿童期占8%~10%,青春期大约下降为5.5%,70岁以后又上升到7%~9%;1987年 Evanns等报告美国18岁以下年龄阶段的哮喘患病率为5.7%,18~44岁年龄阶段的哮喘患病率为6. 9%,45~65岁年龄阶段升为9.6%,而65~74岁年龄阶段更增加为10.4%;1989年美国一份设计严谨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0~70岁阶段中,男性和女性的哮喘患病率分别为6.3%和6.4%,7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7.9%和6.4%;1991年Burrows等报告65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哮喘患病率为3.8%,女性哮喘患病率为7.1%,平均哮喘患病率为4.1%;1994年Isoaho等对芬兰64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哮喘患病率的调查,在1196名老年人中,男性哮喘患病率为2.9%,女性哮喘患病率为3.8%。也有报告老年性哮喘更多见于男性,男性占2.1%,女性占1.8%,而 Sidneys等1990年报告在他们肺科门诊患者中70岁以上老年性哮喘患病占门诊患者总人数17%。近年国内对哮喘病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老年性哮喘患病率在上升。
1999年广东省调查了71867人,哮喘病总患病率为0.94%,高发年龄段分别为学龄前儿童、青年和老年,广州市城区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为8.96%,66~75岁年龄组高达13.5%。1999年调查粤西农村10346人显示哮喘患病率为0.47%,高发年龄段为中老年(患病率达1.0%),可见老年性哮喘患病并非少见,只是目前我们对本病缺乏足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