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突然有一脚踩空的感觉,很多人都经历过,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有人怀疑这预示着自己心脏或大脑有异常,或将其与“猝死”联系到一起。专家表示,偶尔出现这种现象,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叫“肌抽跃”。什么是肌抽跃?它和睡眠运动障碍的区别是什么?
1、肌抽跃说明什么?
在睡觉的时候突然间脚踩空,身体还抖动一下,说明出现了肌抽跃。
肌抽跃是肌肉不自主抽动的表现,因为速度较快,类似闪电一样,会让身体有触电的感觉,出现的部位不同代表病症不同,可能全身都抽动,也可能出现在某个部位。
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较多,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枢神经系统中某些抑制神经细胞的破坏或者功能失调。
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不足,运动神经元兴奋程度提高之后就会有异常的放电现象,进而出现身体肌肉的抽动
2、肌抽跃有哪些诱因?
出现了肌抽跃表现,可以分为哪些病因应该了解清楚,如果对健康有影响,可要及时处理。
偶尔出现的肌抽跃是生理性的,生理性的不需要特殊处理,属于正常的表现,并非疾病引起。
在睡觉过程中有时就会肌抽跃,而过度紧张,身体处于疲惫的状态中,也会引发肌抽跃。
但如果是频率性较高的肌抽跃,比如一天一次或者一晚上多次,并引起手抖、多梦等症状,那这时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因为部分人是癫痫症不断发展从而引发肌抽跃的,这是发作时常见的症状,可以分为局部性以及全身性两种类型。
在发病后要配合治疗,才能控制癫痫症发展,否则该疾病不断加重,发作的频率高,在发作期间身体会抽搐,还会通过肌抽跃表现出来。
当然,有部分的肌抽跃是症状性的,大多和脑部的病变有关,在脑部病变影响下会有突出的症状。
除了肌抽跃之外还会有其他神经学的症状,脑外伤后遗症、脑基底核病变、大脑退化性疾病影响都可能会引发症状性肌抽跃。
3、如何预防肌抽跃?
对于肌抽跃需要提前了解,通过做正确的事情来保持轻松状态,才能保证夜间的睡眠质量高,安稳入睡。
但是,有部分人过度劳累,没有做到劳逸结合,处于疲惫的状态中,除了增加睡觉时腿部抽筋的风险,还可能会引发肌抽跃。
另外,过度的紧张,焦虑,没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负面情绪出现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大脑神经兴奋除了降低睡眠质量,还会让肌抽跃的发作频率增高。
想要有效控制肌抽跃首先需要稳定情绪,睡觉之前适当深呼吸,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只有在轻松状态下入睡,才能远离肌抽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