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的改变。
儿童肥胖可能是遗传、饮食不当、服用药物等因素导致的,可能会导致身体代谢功能紊乱、体型改变,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父母是肥胖的体质,儿童遗传的概率就会很大。如果儿童经常暴饮暴食或经常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可产生较多脂肪,进而引起肥胖。如果儿童由于存在某些疾病,需要服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机体代谢异常,影响脂肪分布,出现向心性肥胖。儿童肥胖后可造成体型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他人说话。肥胖还可能会导致身体代谢功能紊乱,引起儿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二、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约占20%-40%。遗传性肥胖包括单基因非综合征肥胖、单基因综合征肥胖及多基因肥胖。比如父母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大大增加,就可能与这种多基因的综合作用有关。
2.宫内生长环境: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及母亲的营养状况,可以影响其后期是否发展为肥胖。研究发现出生体质量作为衡量胎儿期的发育状况,与儿童和成人期的肥胖呈现U型相关联系,出生体质量与BMI存在正相关,出生体质量偏高的,成年后的BMI指数也偏高,发展成为肥胖的可能性更大。
3.社会大环境: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现代社会竞争加强、户外活动场地的减少,以及传统视“胖”为福的育儿观念等势必造成儿童肥胖率的上升。
4.运动过少:有人认为瘦人和胖人的主要区别不在于热卡的摄入量不同,而在于热卡的消耗的差异,每天热卡摄入量比消耗量多出1-2% 即可导致肥胖。由于电视、电脑及游戏机的普遍,课业的繁重,儿童静坐时间大大增加,体力活动相对减少,使儿童肥胖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5.膳食因素:虽然以上因素对肥胖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还来自于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暴饮暴食、摄入高脂肪高热卡食物,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喜好零食,进食频率过多,低纤维膳食,长期的这种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一些儿童爱喝奶茶、碳酸饮料,爱吃薯片、西式快餐,不爱吃水果、蔬菜、粗粮等,这些都容易导致肥胖发生。一些家长总担心孩子吃不饱,喜欢填鸭式喂养;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饱,晚餐大量喂食,养成吃夜食的不良习惯,这些久而久之使孩子营养过剩,肥胖加剧。还有一些家长不太关注食物之间的营养搭配,使孩子营养不均衡,导致儿童肥胖。以上种种均提示合理喂养多么重要。
三、预防方法
1、出生前和婴儿期的预防
由于母亲营养不良、吸烟、胎盘不足而引起低出生体重,或者由于母亲妊娠糖尿病,出生时的巨大儿都与肥胖相关。
2、学龄儿童肥胖的预防
促进儿童健康的饮食 预防肥胖的公共健康策略应当从学校开始,并扩展到全社会。学校必须认真检查促进健康饮食的政策和规程,这包括检查自动贩卖机、学校自助餐厅的食物、允许学生携带的食物类型。由学龄前到中学设立促进健康饮食习惯、健康体型和体重管理的营养教育课程。健康进食的时机包括学校餐厅和自动贩卖机提供新鲜水果蔬菜和低脂肪食物。管理机构应当禁止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速食广告,限制针对学龄儿童的广告。
鼓励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缺乏并不限于市中心的人群,而是涉及到了所有社会经济、性别和种族的人群。增加体育活动的第一步是限制坐位,对于儿童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在学校和居民区安排所有年龄儿童都乐意接受的运动。与年龄相适宜的运动应当是娱乐性的、非惩罚性的。学校应当要求最低的体育标准,即每周两次30-45分钟剧烈运动。
3、筛选超重和肥胖的儿童,并及时提出健康指导
任何儿童单一预防肥胖的策略是否长期有效,都缺乏坚实的证据。初级保健医生应当筛选所有的超重和肥胖的儿童。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BMI表现超重状态的儿童都应当接受体重处理咨询,对于肥胖者,应当检查其是否患有肥胖所带来的相关疾病,如果检测出了问题,应当提交给适当的专家。
4、贯穿生命周期的预防肥胖的建议
(1)妊娠期(孕妇):
i. 注意保持妊娠期BMI的正常
ii. 不要吸烟
iii. 保证能够耐受的中等强度的运动
iv. 妊娠糖尿病,要注意控制血糖
(2)产后和婴儿期:
i. 最少三个月的母乳喂养
ii. 推迟固体食物和甜液体的喂养
(3)家庭用餐习惯
i. 和家人在固定地点和时间进餐
ii. 不遗漏进餐,特别是早餐
iii. 进餐时不看电视
iv. 使用小器皿,盛食物的大器皿远离餐桌
v. 避免不必要的甜食和高脂肪食物及软饮料
(4)在学校要注意的
i. 取消糖果和甜点
ii. 检查自动售货机销售的食品,保证健康食品。
iii. 安装饮水器
iv. 对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进行基本营养和身体活动益处的教育
v. 对中小学生进行适当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教育
vi. 达到最低的体育标准,每周2-3次20-45分钟剧烈运动
vii. 鼓励步行到学校
(5)在社区
i. 增加家庭间的友好运动(适合于所有年龄儿童)
ii. 少乘坐电梯
iii. 购买有益健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