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常见的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二)
4071 0 0
2023-03-16
作者: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活动无耐力: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肌力减退等因素有关。

    1.评估和记录病人对活动量的耐受水平。

    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锻炼时出现不适症状,应适当限制活动量。

    3.指导患者使用辅助设施,如床栏、轮椅、扶手、拐杖等。

    恶心、呕吐: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缺氧或颅内压升高致植物神经受损有关。

    1.协助病人采取正确体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根据医嘱给予病人吸氧,配戴冰帽,给予利尿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和脑部耗氧量。

    3.呕吐后及时为病人清理,更换床单位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4.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及呕吐次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治疗

    5.开窗通风,减轻呕吐物的气味。

    尿和或便失禁: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意识障碍或皮质脊髓间传导束损害有关。

    1.给予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安慰、理解和帮助,消除患者心理压力,避免自卑。

    2.做好会阴护理,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尿管通畅,每2~3小时开放1次,以避免膀胱功能减退,定时更换尿管及引流袋,观察引流出尿液的颜色。

    3.保持病室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去除病室内不良气味,使病人舒适。

    4.便后使用软纸擦拭会阴部,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皮肤,再擦油剂予以保护。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衣物。

    5.训练病人定时排便了解病人排便时间的规律,观察排便前表现,如多数病人进食后排便,护士应在饭后及时给病人使用便器;对排便无规律者,酌情定时给予便器,以试行排便,逐步帮助病人建立排便反射。


    营养失调: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引起的不能自主进食和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1.静脉补充营养,如: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

    2.给予鼻饲,提供所需营养。

    3.监测生化指标中白球蛋白比例,水电解质平衡、血脂、血糖等情况。

    体温过高:与脑血管疾病引发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血液刺激和吸收、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1.加强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2.体温上升期,应及时调节室温,注意保暖。

    3.发生高热时,可用乙醇拭浴、温水拭浴或作大动脉冷敷,或根据医嘱用药。药物或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应测量体温,并作好记录。

    4.补充营养和水分,多饮水,以补充大量消耗的水分,避免血液浓缩,引发新血栓形成。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