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6251 114 0
2024-01-01
作者: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孩子发热伴咳喘是最让父母着急的了,导致以上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了!

 

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也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为进一步规范儿童RSV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以国内外RSV最新研究进展为参考,特制定《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并于今年发表在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上的。

 

 

10个有发热、咳嗽、喘息的小朋友里面(注意,以上症状有一个就行,不是必须都包含的),就有7个是由RSV引起;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6400万儿童感染RSV。美国CDC更是提示说:基本上所有孩子在2岁前都会感染过它。

 

RSV每年都爆发的原因是?

 

1.RSV属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病毒有A.B两个亚型,每个亚型里面根据基因型又分为不同的病毒株。每年两个亚型大多同时流行,并且每年的优势病毒株还不停轮换,防不胜防。

2.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疫苗。

3.孩子防御力弱,感染一次后还可能会重复感染

 

RSV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既可以表现为症状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这与患儿的年龄、基础疾病、环境暴露因素及既往的呼吸道感染史有关。

 

RSV可以在高危患儿中引起重症感染,并可累及呼吸系统以外的脏器。儿童早期RSV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查体鼻黏膜、咽部、球结膜、鼓膜等处可见充血、水肿等现象。同时,往往伴发热。

 

      RSV感染患儿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婴儿及<2岁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初通常存在2~4d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鼻塞和流涕,之后很快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喘息,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呼吸做功增加)和喂养困难等。

 

      在出生体质量<2300g或2~8周婴儿中,RSV毛细支气管炎是导致呼吸暂停的独立危险因素。部分婴儿临床过程表现为肺炎,在前驱期的流涕、咳嗽等症状后,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精神萎靡等。

 

      除呼吸系统疾病,RSV感染可导致其他系统病变。心血管系统受累可以出现心肌损伤、右功能不全等

 

 

 

临床药物治疗

 

01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对于RSV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抗感染、平喘、吸氧补液等常规基础治疗上,可试用重组人α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干扰素α1b,2~4μg/(kg•次),2次/d,疗程5~7d)。
 利巴韦林: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实利巴韦林在治疗RSV感染中的有效性,故不推荐常规使用。

 

02支气管舒张剂
 支气管舒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单独或联合抗胆碱能类药物雾化在RSV感染后引起喘息患儿中的疗效尚不明确。

     对于RSV感染伴喘息症状患儿可试用支气管舒张剂,然后观察临床效果,如用药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可继续应用;如用药后无改善,则考虑停用。

     对于RSV感染已经引起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重症患儿,支气管舒张剂还可能增加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风险,需慎用。

      推荐剂量: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6岁,2.5mg/次,用药间隔视病情轻重而定。特布他林雾化液,体质量<20kg,2.5mg/次。视病情轻重每日给药3~4次。异丙托溴铵,推荐剂量:<12岁,250μg/次,多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SB)联合雾化吸入。

 

03糖皮质激素
 不推荐常规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对有过敏体质或过敏性疾病家族病史的喘息患儿,可试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起到抑制气道炎症、改善通气及缓解喘息症状的作用。

       推荐剂量:布地奈德0.5~1.0mg/次,视病情轻重每日给药日1~2次。

04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


 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在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尚有争议,不推荐作为常规用药。

      对RSV感染后引起严重喘憋的患儿,当其他治疗效果不佳,且住院超过3d时,可考虑应用3%高渗盐水雾化治疗,要求雾化时间少于20min,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如用药48~72h患儿临床症状不缓解、加重或有刺激性呛咳,需立即停用,并注意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05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不推荐作为常规用药。对RSV感染后出现反复喘息的患儿可试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预防喘息发作,其治疗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证实。

 

06

抗菌药物


 不作为常规用药推荐,也不建议预防性用药;当考虑继发细菌感染,或重症病例存在细菌感染高危因素时,可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

 

呼吸系统外的其他系统受累的对症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当合并其他系统异常,如循环系统出现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心肌损害甚至心力衰竭,神经系统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状态改变甚至抽搐等表现时,应积极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