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新国标近日出炉,
这项关于睡眠的最新国际标准指出
成年人平均每天睡眠7至8小时。
新国标下,
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倡,成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从2022年到2030年要达到7-8小时。
几时睡,几时起
最好七点左右起床
新国标下,早上我们最好7:00之前就起床,也可以在6:00~7:00之间。
原因是因为早上5~7点,是大肠器官的排毒时间,这个时候适合起床上厕所排便。
同时,从早上7点到9点,小肠吸收了大量的营养。7:00起床吃早餐能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唤醒身体,提供良好的活力。
如果不想起,想懒床,夏季起床的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7点,冬季以不超过8点半为宜。
建 议 午 休
“子午觉”的说法告诉我们,中午12点必须要午睡,但事实上,午睡不是必选项,但一旦选了就需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适当的午睡可以恢复上午耗费的精力。通常午睡一般在午饭半小时后进行较好,时间以半小时之内为宜。
对于中午短时间的睡眠,最好能头高脚底,向右侧卧,保证30分钟高效率午休~
推荐十一点之前入睡
夜间长睡眠是人体调节一整天的状态、进行体内排毒代谢的重要机体活动。根据人体循环系统的特点,建议夜间23:00入睡,以保证最佳睡眠质量。
据研究,晚上9点到11点是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11~次日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时间,凌晨1点到3点是人体胆排毒时间,均需需要在熟睡中进行。凌晨3-5点,身体会进行肺的排毒,咳嗽的人通常在这段时间咳嗽最厉害。
24:00~04:00是椎体造血的主要时间。这个时候要尽量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的核心是规律和质量。没有完全绝对的起床、午休、入睡时间,根据身体状况,按照推荐的标准调整,适合自己的时间才是最好的时间。
关于睡觉的误解
成人只需5小时或更少的睡眠时间
最近的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并损害认知功能、记忆和免疫系统。
因此,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保证正常的睡觉时长都是极其有必要的。
睡觉时间越长越好
研究结果表明,每天睡眠不足(少于7小时)或过长(多于9小时)都会对视觉记忆和反应时间等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大多数健康成年人都需要遵循睡7~9个小时的习惯,即使前一晚熬夜也不要太贪睡噢~
随时随地入睡更健康
有些人在汽车、火车或飞机一开动时就睡着了。睡眠专家指出,随时随地入睡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有良好的睡眠能力。相反,这意味着这个人睡眠不足。这意味着这个人身体很累。一旦有了片刻的闲暇,身体就会开始偿还“睡眠债”。
身体和大脑可适应少睡眠
人们普遍认为身体和大脑可以学习并适应在睡眠较少的情况下保持最佳状态。
但其实这也是一个认知误解,因为一次时间不足的睡眠都需要身体经历四个不同的睡眠阶段才能恢复,身体和大脑不能适应少睡眠就达到高效率的工作效果。
胡思乱想导致失眠
大多数睡不着觉的人都记得,他们失眠时睡觉前总是想得太多。但事实上,睡前幻想是失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健康的睡眠者大约需要15分钟才能入睡。如果你在睡前辗转反侧超过15分钟还没有睡意时,你应该起床,改变周围环境,从事不需要大脑的活动,比如保持灯光昏暗,叠袜子等。
养成习惯,事半功倍
坚持睡前的习惯性活动。睡前应进行你爱好或者习惯的小活动:看看书,喝牛奶,洗澡,写日记或听一会轻音乐。
还是规律很重要,按时上床,坚持按自己习惯的时间上床睡觉,身体就会在此时间会反射性地需要休息,这样会让你入睡地更快。
养成一个正确的睡眠习惯,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甜梦祝您有个好睡眠!
益气补肾,健脾和胃,养心安神。
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视减听衰,
失眠健忘,食欲不振,
腰膝酸软,心慌气短,
中风后遗症。
对脑功能减退,
冠状血管疾患,
脑血管栓塞,
脱发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