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多发病,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很常见。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适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等疾病。利巴韦林注射剂(病毒唑注射液)已在临床上使用了较长时间,而利巴韦林颗粒剂(同欣颗粒)对剂型进行了改变,以便于病人使用。本文对使用同欣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病毒唑注射液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原发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约占上呼吸道感染总数的90%以上,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有必要的。利巴韦林并不改变病毒的吸附、侵入和脱壳,也不诱导干扰素的产生。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后很快被吸收,生物利用度为45%。口服后1.5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进人体内经磷酸化后生成具有活性的代谢物—一利巴韦林单磷酸,其集中于红细胞中,半衰期约23n,口服及注射用药均主要由肾脏排出。
对两种剂型利巴韦林的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表明,口服同欣颗粒与肌注病毒唑对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均有良好的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同欣颗粒的疗效与病毒唑注射相似,两者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同欣颗粒在水中能迅速溶解,形成澄清、透明而又适口的液体,其味甜、略带水果香味、口感好、儿童服用依从性较好,使用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且免受皮肉之苦,为治疗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理想药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