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一过,北方地区陆续被阵阵寒冷的气息笼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感受到了冬天的诚意,大家一定要注意添加衣物谨防感冒啊~
01
流感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冷空气的来袭,流感病毒开始进入活跃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患病风险也逐渐增加。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高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严重者可引起病毒性肺炎、脑膜炎,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衰竭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情况。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按照病毒的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带来的危害最大,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在全球都会造成重大损失,如1918年发生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了5000万人的死亡。
02
流感病毒感染诱导干扰素表达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宿主后,宿主天然免疫系统作为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会立即被激活并启动相应的免疫应答机制,从而分泌相关细胞因子如I型干扰素(IFN)。
当IFN与相应的IFN受体结合时,发挥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①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磷酸二酯酶和蛋白激酶等多种抗病毒蛋白表达,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复制,保护正常细胞免除病毒侵入;
②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增殖,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发挥清除病毒的作用。
03
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抑制干扰素表达
近几年有证据表明,某些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非结构蛋白1(NS1)在病毒拮抗宿主细胞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可抑制内源性IFN表达,阻断宿主细胞的固有免疫应答。NS1介导的IFN抑制大致可分为三类,包括抑制IFN诱导表达、IFN诱导的信号通路中断以及影响IFN介导的转录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IRF7,核因子NF-κB等)功能失灵。
04
给予外源性干扰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
虽然NS1影响内源性IFN的表达和功能,但使用外源性IFN治疗仍然可以阻断流感病毒的感染。
有研究报道,雾化吸入IFN-α1b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研究纳入了46例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IFN-α1b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82.6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咳嗽、气促、啰音、发热)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此外,针对包括流感病毒在内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肺炎,IFN-α1b雾化吸入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该研究结果于2020年5月14日发表在《Journal of Inflammation》。试验将164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IFN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常规治疗+IFN-α1b/模拟剂,加2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给药(100μg/次,2次/天)。结果显示,在病毒性肺炎感染中,以流感病毒最为常见(16例,9.94%)。治疗7天后两组的临床症状总改善率有显著差异(p=0.044),IFN组的总改善率77.9%,对照组的总改善率66.6%。
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IFN-α1b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病毒性肺炎、慢性肝炎、水痘、疱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还被证实可用于治疗某些恶性肿瘤如慢粒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