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感的一般表现有哪些?
儿童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部分患儿体温可达39~40 ℃,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经常伴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等,少部分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见于乙型流感。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而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可以由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引起,包括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少数情况下支原体和细菌感染也可引起普通感冒的症状。普通感冒主要以打喷嚏、流鼻涕等局部症状为主,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没有持续的高热和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
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小儿由于肺脏娇嫩,容易染邪,且病邪传遍迅速,故易感且症状较重。近期传播以甲型H1N1为主,与普通感冒相比,传染性强、发热程度更高及持续时间更长、全身症状更明显、病程更长。中医药认为流感属于时行感冒范畴,根据传统认识,诊治多采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和治法,注重扶正和祛邪分期、分阶段联合应用。流感大多都有自限性,经一般对症处理和中医药干预后均可短期内痊愈。
预防流感如何做?
1. 流感首重预防。提前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
2. 流感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3. 平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4. 中医的香薰、导引锻炼、按摩刮痧等,也有助于改善体质,减少流感的发生。
5. 感染后建议多休息,多饮水,补充营养元素维生素,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
6. 老人、孕妇、婴幼儿、肥胖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患流感后请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中医药辨证治疗。
疑似或确诊流感,如何治疗?
1、中成药
根据症状选择药品,用法用量参考说明书,症状消失时及时停止用药。
2、外治疗法
① 推拿疗法
症见咳嗽者:清肺经、揉膻中、揉肺俞。
症见发热者: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清肺经。
症见鼻塞、流涕等头面部不适症状者:头面四大法。
症见肌肉酸痛、恶风等周身症状者:解表疏风法。
② 耳穴疗法
用于咳嗽症状者。取气管、肺、咽喉、三焦、对屏尖,5个穴位进行压丸。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日贴1次,每2次后休息1日,双耳交替压贴
③ 穴位敷贴
用于咳嗽症状者。
药物:寒性咳嗽用药(炒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热性咳嗽用药(白芥子、延胡索、甘遂、黄芩、桑白皮)按适当比例共研为细末,生姜汁调制成直径为2~3厘米、厚度为0.5厘米的药饼。
操作:将药饼放在贴膜内,贴于双侧定喘、肺俞、膏肓穴,固定。每次敷贴时间为1-2小时,2-3天重复1次。
④ 香佩疗法
将中药防感散(苍术、肉桂、防风、山柰、艾叶、佩兰、广藿香等比例组成)制成香袋药包装入布袋,白天佩戴胸前(近膻中穴),夜间置于枕边。香袋药包每周更换1次。过敏体质儿童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