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吃!
在带小孩子的过程中,大多数家长都很怕孩子这么说——小孩子胃口差,往往会伴随着其他诸如挑食、厌食、营养不良等问题,育儿杂志常说1000天决定一个孩子最终的成长发育,在幼儿阶段,饮食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简要的讨论
01
胃口差可不是小问题
小儿胃口差、食欲减退,中医称为“食欲不振”、“纳少”及“厌食”,也有称其为“纳差”
胃口差、厌食,往往会导致脾胃不和。
那么我们看下中医是如何认识脾胃的?
1、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 “四季脾旺不受邪”脾和胃的作用主要就是指把吃进来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作为全身组织器官的营养来源。所以又把脾胃称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强,水谷精微物质的吸收就充分,孩子的气血就越旺盛,身体也越健康;脾胃功能减退,吸收不充分,容易形成食积,难免出现面黄肌瘦、体倦乏力,吃的少还容易反复生病。
2、脾可以运化水湿,脾的这一功能不正常,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生湿、生痰从而引发像湿疹、咳嗽痰多、黄疸、水肿、腹泻等病症。
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宝宝的饮食口味还有食欲的正常与否和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如果脾运化功能差,就会出现食欲的减退。气血不足就会出现口唇淡白或萎黄,没有光泽。也是常说的贫血症状。脾在液为涎,也就是口水,脾虚固摄不住体内的精微物质,就会出现流口水。
通过上面中医对脾胃的认识,大家是不是发现,宝宝很多问题都和脾胃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想让宝宝健康,让孩子有个好胃口是重中之重。
02
孩子为什么胃口差
胃口差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针对这些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胃口不好,又应该选择哪些相应的处理方法呢?各位家长估计也是满脑子问号~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当脾胃纳运功能正常时,则胃口佳、营养吸收良好。反之则胃口差、营养吸收不良。脾胃纳运功能失常只是最直接的原因,又是什么导致了脾胃纳运失常呢?
就脾胃本身来讲,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湿邪困阻”、“饮食积滞”、“脾胃气虚”及“脾胃阴虚”。
1.湿邪困阻
[小儿表现]
厌食、嗳气、恶心欲呕、口臭、大便稀溏等症状。
2.饮食积滞
[小儿表现]
厌食、反酸呃逆、大便夹有乳片或不消化的食物残渣等症状,并且在出现症状之前,常常有喂养不当、暴饮暴食的情况。
3.脾胃气虚
[小儿表现]
厌食、甚则不思饮食、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大便稀溏夹不消化食物等症状,而且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
4.脾胃阴虚
[小儿表现]
纳差、食少饮多、小便黄、大便干燥、盗汗、甚至烦躁少眠等症状。
03
如何改善孩子胃口
“欲健脾者,旨在运;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也”。
运脾法与补脾法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补脾不当,反为药误,而小儿脾常不足之体,更易受害。
“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用意在于调治脾胃时着重维护脾气。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种口服液——开胃消食口服液
区别于市场上常见的健胃品种,采用鸡屎藤作为主药,药效更好,搭配臣药焦三仙、药用槟榔,更加全面。海南一些地方,每逢七月初一,家家户户必吃鸡矢藤制作鸡矢藤粑仔,而鸡屎藤药效上不仅是开胃导滞,更有清热解毒之功。
依据儿童生理病理特点,选药精良,配方独特,消食导滞、运脾开胃力强,还能退食积发热、止食积腹痛、通积滞便秘、治痰热咳嗽。内治积食,外解表热,标本兼治。
该药的作用在于解除脾困,舒展脾气,恢复脾运,达到脾升胃降,脾健胃纳,生化日常之目的,如果各位家中孩子有胃口不好的情况,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