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运动和营养治疗是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充分认识肌肉衰减综合征并开展积极防治,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牵头组建“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起草组”,并征求了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专家的意见。按照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当前最佳证据,经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本共识。共识推荐意见分为三级,即A级:单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或Meta分析,B级:小型研究,C级:专家意见。共识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结合,适合卫生专业人员和普通居民使用。
第一部分 营养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研究证据
一、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摄入量与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呈正相关。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蛋白质可促进其 自身肌肉蛋白质合成。许多老年人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明显下降,四肢肌肉 组织甚至内脏组织消耗使机体多系统功能衰退。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健康老人每日蛋白质 适宜摄入量为1.0~1.2g/kg; 急慢性病老年患者 1.2~1.5g/kg,其中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占一半。
蛋白质三餐分配: 将蛋白质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比集中在晚餐能获得最大的肌肉蛋白质合成率。
蛋白质来源:动物蛋白如牛肉和乳清蛋白增加机体肌肉蛋白质合成以及瘦体重的作用比酪蛋白或优质植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更强。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和谷氨酰胺,亮氨酸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最强;而谷氨酰胺可增加肌肉细胞体积,抑制蛋白分解。摄入亮氨酸比例较高的蛋白质,协同其他营养物质可逆转老年人肌肉质量和功能的下降。
蛋白质消化利用率:体内蛋白质消化利用率会影响肌肉蛋白质合成。如进行抗阻锻炼后给予含有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牛奶,其消化利用率对机体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强于含有大豆蛋白的豆浆。为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建议给老年人提供充足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
二、脂肪酸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增加抗阻运动及与其它营养物质联合使用可延缓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研究表明在力量训练中补充鱼油能使老年人肌力和肌肉蛋白的合成能力显著提高,但单纯补充鱼油没有效果。
我国推荐的老年人膳食脂肪的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与成人相同,为总能量摄入(E)20%E~30%E;老年人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宜摄入量(AI)为0.60%E;EPA+DHA的ADMR定为0.25~2.00 g/d。膳食中EPA/DHA主要来源于鱼类,特别是海鱼。
三、维生素D
队列研究显示,65岁的老年人血清基线维生素D水平低,与其活动能力降低、握力和腿部力量下降、平衡能力降低等密切相关。血清25(OH)D<50</b17>
四、抗氧化营养素
维生素C:维生素C与某些氨基酸的合成有关,缺乏可能影响身体活动能力,包括非特异性的疲劳症状、肌无力,严重的可发展成贫血。研究显示75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血中维生素C浓度与握力、单腿站立时间呈正相关。
维生素E:血清维生素E浓度低与老年人虚弱、身体活动能力与肌肉力量的下降有关,血清维生素E浓度低于25μmol/L的老年人3年内身体活动能力下降的风险增加62%。
类胡萝卜素:老年人血清类胡萝卜素水平低与其握力、髋部与膝部肌肉力量下降存在明显关联。血清类胡萝卜素水平小于1.4μmol/L比大于2.2μmol/L的老年人,其6年内髋部肌肉衰减、膝部力量衰减、握力降低的风险增加。
硒:血浆中硒浓度降低是老年人骨骼肌质量和强度下降的独立相关因素,膳食硒摄入量与老年人握力呈正相关。老年女性中虚弱者较非虚弱者的血浆硒浓度更低。队列研究中,老年女性的硒摄入量与3米行走时间呈负相关。
五、口服营养补充(ONS)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对已存在或可能发生营养不良或具有营养风险的老年人,在饮食基础上用肠内营养制剂/医用食品进行ONS,可增加其能量和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减少肌肉丢失、缓慢持续增加体重、加快康复。Freijer等报道荷兰社区对有疾病相关性营养不良老年人使用ONS,医疗和护理开支降低18.9%。Meta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ONS使65岁以上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人体重增加,营养不良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下降。
对老年人而言,蛋白质/氨基酸的补充量必须考虑个体的代谢负担。一些研究观察到:在进行身体 活动后,摄入相当于一餐中的蛋白质量时,可以弥补老年人蛋白质合成不足的作用,使肌肉蛋白合成 率与年轻人相似。在日常膳食和锻炼的基础上, 每天额外补充2次,每次摄入含有15~20 g蛋白质的补 充剂[有时伴有其他营养物质,提供额外每餐200 kcal(836.8 kJ)],对预防虚弱老年人的肌肉衰减和 改善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的肌肉量、强度和身体组成,以及改善身体功能和平衡性有一定作用。
第二部分 运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研究证据
系统综述显示,中-高强度抗阻运动3~18月可增加60~95岁老年人肌肉质量和力量,改善身体功能。3~18月综合运动(包括有氧、抗阻和平衡/柔韧性训练,40~60 min/d,每周5d)可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功能,但对肌肉质量无显著影响,但高强度综合运动可以增加老年女性肌肉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综合运动可显著降低因肌肉衰减而引起的行动不便风险;对绝经后肥胖女性,减肥同时可减少瘦体重丢失。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中等强度的综合运动同时补充必需氨基酸或优质蛋白质可显著增加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腿部肌肉量和力量,改善身体功能,效果优于单纯运动或单纯营养干预。足量的身体活动可降低肌肉衰减综合征发生风险,而且能使部分肌肉衰减综合征状况恢复正常,尤其是近期诊断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者。
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经常进行中-高等强度运动可显著降低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发生率和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风险。Yu和Chiang等研究表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运动可以延缓或逆转该过程。Ryu等也证实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能有效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运动量或运动强度越大,效果越明显。Kim等研究显示肌肉量正常的人群进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比例比患有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人群高。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中-高等强度运动和步行可以预防中、老年人肌肉丢失,降低肌肉衰减综合征发生风险。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肌肉衰减综合征与身体活动水平和运动水平显著相关。卧床休息可引起老年人肌肉丢失,肌肉力量减弱。
综上所述,运动对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身体功能有显著的作用,抗阻运动和包括抗阻运动的综合运动有益于肌肉衰减综合征防治。中-高强度抗阻运动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改善身体功能。当抗阻运动结合营养补充时,效果更佳。
第三部分 推荐意见
一、蛋白质
(1)食物蛋白质能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一)
(2)老年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在1.0~1.5 g/(kg·d),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二)
(3)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如乳清蛋白及其它动物蛋白,更有益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二)
二、脂肪酸
(1)对于肌肉量丢失和肌肉功能减弱的老年人,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应增加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一)
(2)推荐EPA+DHA的ADMR为0.25~2.00 g/d。
三、维生素D
(1) 有必要检测所有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人体内维生素 D 的水平,当老年人血清 25(OH) D 低于 正常值范围时,应予补充。(一)
(2)建议维生素 D 的补充剂量为 15~20 μg/d(600~800IU/d);维生素 D2与维生素 D3可以替换 使用。(一)
(3)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血清维生素 D 水平,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一)
(4)适当增加海鱼、动物肝脏和蛋黄等维生素D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二)
四、抗氧化营养素
(1)鼓励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以及豆类等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以减少肌肉有关的氧 化应激损伤。(一)
(2) 适当补充含多种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硒)的膳食补充剂。(二)
五、口服营养补充(ONS)
(1)口服营养补充有助预防虚弱老年人的肌肉衰减和改善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的肌肉量、强度 和身体组分。(一)
(2) 每天在餐间/时或锻炼后额外补充2次营养制剂,每次摄入15~20 g富含必需氨基酸或亮氨酸 的蛋白质及200 kcal(836.8 kJ)左右能量,有助于克服增龄相关的肌肉蛋白质合成抗性。(一)
六、运动
(1) 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 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同时补充必需氨基酸或优质蛋白效果更好。(A)
(2) 每天进行累计 40~60 min 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其中抗阻运动 20~30 min,每周≥3d,对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需要更多的运动量。(一)
(3)减少静坐/卧,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