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亚马逊中国201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81%的中国人睡眠不足8小时。近60%的人通常在晚上11:00到凌晨1:00之间睡觉,46.61%的人在早上7:00之前起床。
《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25%的中国人经常有失眠的现象,53.1%的国人表示因睡不好白天更容易疲倦,49.2%的人容易产生记忆力衰退”。
此外,《90后睡眠报告》显示,31.1%的人属于“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只有17.5%的人能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方式,接近1/3的人上午9点后起床。研究还显示,1/3的人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入睡,1%的人需要药物助眠才能入睡。
晚上被失眠困扰的人们自然想在早上或周末补个觉,把丢掉的睡眠补回来。
丢掉的睡眠真的能补回来吗?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2月28日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招募了36名18至39岁的健康志愿者,并将他们分成三组。第一组连续9晚保证9小时充足睡眠;第二组连续9晚保证5小时睡眠;第三组前5天允许5小时睡眠,中间两天允许无限量睡眠,在最后两天里恢复5小时的睡眠。
结果显示,第二组和第三组均出现夜间进食增加、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现象;在不限睡眠的两天内,补益组的相关指标略有改善,如夜间进食减少,但一旦睡眠不足的习惯恢复,这些改善就会消失。
研究还发现,最后一组的一些健康测试甚至比持续熬夜组的更差。例如,持续熬夜组胰岛素敏感性平均下降13%,补觉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9%~27%左右,肌肉和肝脏胰岛素敏感性低于其他两组。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进食时间以及生物钟的来回改变可能对身体更为不利,工作日熬夜、周末补觉这种常见行为“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策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年有24个节气,一天就是一年的缩影,也是有24节气的。3点立春,4点雨水,5点惊蛰。惊蛰,“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蛰为冬眠的动物,惊蛰即意味着蛰伏的动物在这个节气惊醒。人也是高级动物,但是人们过多的自我削弱了对客观自然的感知度,敏感的人早5点左右会醒来,不醒也睡的不那么沉了,有什么动静之后很容易醒过来。而不敏感的人,还是可以呼呼大睡。
什么是人体蛰伏?就是说冬眠了一晚上的阳气,在5点惊蛰时分,人体的阳气就会诞生,就像春天播种一样。如何生起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春主醒,主动”。到5点,你必须醒过来,醒后,你必须起来走动。一种动人的阳气将诞生。也许你一分钟前还躺在床上感觉到很困。在为起或不起做思想斗争,当一分钟以后,你真正穿衣服起来一活动的时候,就突然感觉不那么困了,为什么,阳气生起来了,你又在新的一天元气满满,充满活力了。
所以如果你5点不起床,你是多了还是少了?从时间上看,变多了,但是如果从阳气生长收藏的角度上看,是少了。例如,一个农民,在冬天休息之后,在春天,其他人都去田里耕种。他没有去,想再休息三个月再去。他是多了呢?还是少了?从休息的角度看,他是休息的够多了,但是没有春天的辛勤播种,哪里会有秋天的硕果累累呢?如果这样看的话,他同时又少了。
如果你不早起,一方面春天没有播种,一年不收获,另一方面能量遵循守恒定律,体内的阳气不会变成清气生出去,会在体内憋死,进而转化成火气和浊酸。因此,不早起的人没有精力,不是起得越晚,精力越充沛,反而起的越晚越累。如果不相信你可以一觉睡到中午12点,不早起,阳气生不起来,人就乏力而乏力之后还喜欢发脾气。因为阳气憋死之后变成了火气,人的火气释放不出来,体内就有很大邪火,脾气也就大了起来。
因此,从中医养生角度讲,睡晚了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早起。晚上不睡会耗伤阳气,早上不起会封杀阳气。简单讲,晚上不睡,就像冬天的时候,扔掉了家中所有的粮食,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到春耕的时候,辛勤的劳作,再播种下种子,以期待秋天有个好的收成,就是早起。
综上,无论从西方试验还是中医理论角度分析,补觉,都不能把你丢掉的睡眠补回来。
所以,能好好睡的时候千万别熬夜,即使失眠了也尽量按生物钟规律作息,别让“补觉”再伤害自己的健康。就是睡不着,被迫熬夜。看这里, 甜梦口服液(胶囊)益气补肾,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甜梦改善慢波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夜醒次数,且对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晚上睡得好,白天精神好;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同时缓解紧张、焦虑、抑郁情绪,让您睡得更踏实更香,远离“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