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生理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是一个由肝细胞构成并充满血液的柔软组织,有肝动脉及门静脉两套供血系统。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具有十分重要和复杂的生理功能。首先是人体内各种物质代谢和加工的中枢,它将门静脉从胃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行加工,变成人体内自己的成分供应全身,并把多余的物质加以贮存;又能将肝动脉血带来的代谢产物进行加工利用,或将不能利用的加以处理,再由肾脏或胆道排泄,以此维持和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水、电解质的平衡及血容量的稳定。其次;肝脏还有生物转化和解毒功能,所有进入人体的药物、毒物等都在肝脏发生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化学反应,不同程度地被代谢,最后以代谢物的形式排出体外。
肝脏疾病的概述由于肝细胞不断地从血液中吸取原料,难以避免遭受有毒物质、毒素或病毒、寄生虫的损害或感染,轻者丧失一定的功能,重者造成肝细胞坏死,最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及功能衰竭,甚至发生肝昏迷。在我国肝脏疾病中,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各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发病率很高,虽然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消除这些病毒和缩短病理过程,但急性肝炎有明显的自限性病程而多可痊愈。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是肝炎中最多的一种类型,病理特征是肝实质细胞急性炎症恢复后,残留汇管区炎性病变,病程可持续%个月或数年乃至数十年,可出现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567、587)升高或长时期内波动。慢性活动性肝炎是肝实质细胞存在慢性炎症,或桥状坏死和胶原纤维增加,少数病例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变。导致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大致有:肝脏炎症、血吸虫感染、饮酒、胆汁郁积、心脏疾病。
治疗肝脏疾病药物的作用由于很多肝脏疾病的病因或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肝脏疾病的多数药物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尚属对症治疗,其中有些药物的疗效还有待于评价。治疗一方面着眼于保护和滋养肝细胞,以恢复肝细胞的活力和功能;另一方面希望减少结缔组织的增生,防止肝硬化的发生。很多保护肝脏药物的药理作用是由于参与肝脏生理代谢或其酶系统。肝脏病变时这些物质是否缺乏,病变的肝细胞能否利用这些物质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类药物对肝脏病变是有益的。
目前,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不下百余种,按其药理作用可分为:抗肝炎病毒药:主要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保肝药:抗肝细胞坏死药、促进肝细胞修复药、免疫调节剂。抗脂肪肝药:促进脂肪分解、转运和代谢,防止脂肪在肝脏的蓄积。抗肝昏迷药:主要纠正由氨转化环节发生障碍而导致的血氨过多,以减轻肝昏迷和脑病症状。《国家非处方药目录》(第#批9!批)收录的肝病辅助用药有:肌苷、齐墩果酸、葡醛内脂(肝泰乐)。
治疗肝脏疾病药物的评介葡醛内酯: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当肝细胞损伤时,葡醛内酯进入人体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葡萄糖醛酸,与体内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毒物结合,形成无毒或低毒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从尿液中排出。此外,还可阻止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含量增加,可减少脂肪在肝脏内的蓄积。适用于急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