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釆,更加理想的腹膜透析液长这样!
1905 0 0
2023-03-01
作者: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其中,腹膜透析液是腹膜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腹膜透析液以葡萄糖为渗透剂,以乳酸盐为缓冲剂,在国内最为常用。传统腹膜透析液可以实现腹膜透析清除毒素和多余水分的作用,但腹膜透析液低pH值、高葡萄糖含量(10〜50倍的血糖浓度) 以及在生产、储存和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代谢产物(GDPs),可能会导致腹膜的新生血管形成、腹膜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和腹膜纤维化,从而影响腹膜功能。近年来,中性腹膜透析液的诞生,为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中性腹膜透析液可降低GDPs产生

中性腹膜透析液,利用双室双袋的包装方式,将缓冲剂和葡萄糖分别消毒,分隔包装,使高 浓度葡萄糖处于低pH值环境(2.8 ~ 3.2),从而最大限度降低GDPs的产生。

双室双袋的包装方式使腹膜透析液混合后的pH值维持在7.0〜7.4之间。因此,相较于传统 腹膜透析液,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状态。由于碳酸氢根在加热过程中可与钙、镁等反应产生沉淀, 传统腹膜透析液使用乳酸盐作为缓冲剂,而双室双袋的分隔包装使碳酸氢盐作为缓冲剂成为可能。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室双袋腹膜透析液包括以乳酸盐、碳酸氢盐或碳酸氢盐-乳酸盐混合 为缓冲剂的多种选择。

中性腹膜透斯液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

中性pH、低GDPs腹膜透析液生物相容性更好,为腹膜透析患者带来诸多获益。

1.保护残肾

与传统腹膜透析液治疗的腹膜透析患者相比,中性腹膜透析液可以更好地保存患者残余肾功 能和尿量。既往42项硏究(共3,262名参与者)的结果显示,与使用常规腹膜透析液的患者相比, 使用中性pH、低GDPs腹膜透析液的患者尿量保留更多,残余肾功能更优。这主要得益于中性pH值、GDPs腹膜透析液对残肾的直接毒性作用减轻。因此,在多项临床研究的结果验证下, 2020年ISPD指出使用中性pH值、低GDPs腹膜透析液可保护残余肾功能和尿量(1A级)。

2.保护腹膜功能

在腹膜透析治疗中,腹膜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不佳是导致腹膜损伤及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物相容性不佳的主要因素包括低pH、高葡萄糖浓度、高渗透压、GDPs和乳酸。

在保护腹膜功能方面,使用中性腹膜透析液也可以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抑制腹膜硬化等。在体内动物模型中,低GDPs腹膜透析液可防止血管生成和腹膜纤维化。因此,在临床上,pH中性溶液对腹膜的损伤比传统酸性腹膜透析液对腹膜的损伤轻。

来自日本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与传统腹膜透析液相比,中性腹膜透析液可显著减少腹膜纤维化、血管硬化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积累。包裹性硬化性腹膜炎(EPS)是腹膜透析的严重并发症,日本的一项研究报道,使用传统酸性腹膜透析液时,EPS患病率为2.5%,而使用中性腹膜透析液,EPS患病率降至1.0%。

3.降低灌入痛

在腹膜透析中,非生理低pH值和高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易导致GDPs和AGES生成。研究表明,低pH 值和高葡萄糖产生的细胞毒性在腹膜透析液灌入时最强,留置数分钟后才逐渐下降,这就导致了患者在刚放入腹膜透析液时易产生「灌入痛」,其主要归因于腹膜透析液酸度以及AGES、GDPs产生的不良效应。

有学者在相关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中发现,中性腹膜透析液对细胞活力和功能的抑制作用减弱;临床上根据生物相容性的指标也观察到,用碳酸氢盐或碳酸氢盐和乳酸盐组合缓冲的中性腹膜透析液在降低腹膜透析液的灌入痛方面更有优势。

这一优点对于自动腹膜透析(APD)尤其明显:APD过程中,腹膜透析液交换更频繁,所需的腹膜透析液容量更大。因此,腹腔与新鲜腹膜透析液的接触时间更久,传统酸性腹膜透析液的不良反应相应增加。在APD患者中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提示,与使用传统腹膜透析液的患者相比,使用中性腹膜透析液的患者腹膜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慢性炎症刺激(IL-6)减少,腹膜腔中AGES累积减少,生物相容性参数更优,患者的灌入痛也有所改善。

4.降低腹膜炎的风险

balANZ试验结果表明,中性腹膜透析液组腹膜炎发生率较传统腹膜透析液低,平均发生腹膜炎的概率分别为0.30/人年、0.49/人年旦中性腹膜透析液组发生腹膜炎的严重程度也较传统腹膜透析液组轻。然而, 该结论并未在其他临床研究中得到一致的验证。迄今为止,仍然缺乏将腹膜炎作为主要终点的RCT研究用以对比中性腹膜透析液与传统腹膜透析液的预后观察指标。因此,中性腹膜透析液降低腹膜炎风险的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

小结

相较于传统腹膜透析液,中性腹膜透析液在临床上给腹膜透析患者带来的获益是可观的,包括保留残余肾功能、保护腹膜功能、抑制EPS发展、改善灌入痛、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等。随着中性腹膜透析液的逐渐普及,将为提升腹膜透析患者的技术存活率以及远期预后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