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rc/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草乌甲素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作用机制
2941 0 0
2024-05-07
作者: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受累关节炎症和骨破坏,如果在早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将导致关节不可逆或永久性的破坏。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加速骨吸收,导致骨侵蚀,可见破骨细胞是导致骨吸收的关键细胞,也成为药物防治和控制RA骨破坏的重要靶细胞。目前现代医学治疗RA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风湿药物以及新型的生物制剂等,虽然西药治疗能一定程度减轻RA症状,但治疗费用昂贵、不良反应较多,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中医药在改善RA关节功能、延缓骨破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草乌甲素(bulleyaconitineA是从乌头属植物滇西嘟拉中提取出的二萜双酯型生物碱——滇西嘟拉碱甲,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草乌甲素注射液及草乌甲素片已批准用于慢性疼痛和RA的治疗。此外,有研究表明草乌甲素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及其介导的骨吸收过程,但草乌甲素在RA骨破坏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进一步阐明草乌甲素改善RA骨破坏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草乌甲素改善RA骨破坏的潜在作用机制,结合体外实验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验证,揭示草乌甲素对RA骨破坏的药理作用,并确定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相关实验依据。

1.材料

1.1.仪器MK3型全自动酶标仪、VeritiPro型PCR扩增仪(美国Thermo公司);CKX41型倒置显微镜、CKX31型倒置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MiniTrans-Blot®Cell型转移电泳槽、Basic型PowerpacTM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FusionFX型凝胶成像仪(法国Vilber公司)。1.2.药物与试剂草乌甲素(货号B20133,纯度98%,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巨噬细胞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CSF)、NF-κB配体受体激活物(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κB,RANKL)(货号分别为315-02、315-11,美国Peprotech公司);“-MEM培养基(货号8123466,美国Gibco公司);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抗体(glyceraldehyde-3-phosphatedehydrogenase,GAPDH,货号ab181602,美国Abcam公司);磷酸化非受体酪氨酸激酶(phosphorylatedcell-sarcomareceptorcoactivatorTyr419,p-c-Src,货号YP0077,美国Immunoway公司);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抗体、蛋白激酶B抗体(proteinkinaseB,Akt)(货号分别为C73F8、Ser473、C67E7,美国CellSignalingTechnology公司)。

2.方法

2.1.草乌甲素潜在靶点筛选

在PubChem找到草乌甲素的CanonicalSMILES,把SMILES代入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预测靶点,筛选probability>0的靶点。同时在PubChem下载草乌甲素的2DStructure的SDF格式,导入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得到潜在靶点。将2个数据库预测的靶点进行汇总、删除重复值,得到草乌甲素潜在靶点。

2.2.RA骨破坏关键靶点的获取以“rheumatoidarthritisbonedestruction”为关键词,检索GeneCards、PharmGKB和OMIM数据库获取RA骨破坏的主要靶点,根据相关性将3个数据库中的靶点信息进行筛选,删除重复值,导入UniProt数据库获得标准化的靶基因信息。

2.3.草乌甲素与RA骨破坏作用靶点预测与PPI网络构建

通过Venny2.1.0平台获取草乌甲素与RA骨破坏的交集靶点,利用微生信网站绘制韦恩图。将交集靶基因导入STRING网站(https://string-db.org/),选择物种为人(Homosapiens),设置靶点间最低联系分数≥0.4,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保存网络图及TSV格式分析结果。运用Cytoscape3.8.0软件及其插件CytoNCA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计算网络中各节点的平均最短路径(averageshortestpathlength)介数中心性(betweennesscentrality)、中心接近度(closenesscentrality)、度值(degree),根据度值排序,筛选出草乌甲素改善RA骨破坏的核心靶点。

2.4.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关键靶点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将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的前10个关键靶点导入到DAVID数据库,设置物种为“Homosapiens”,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ene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富集分析。选择生物过程(biologicalprocess,BP)、分子功能(molecularfunction,MF)和细胞组分(cellularcomponent,CC)对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的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以P对GO过程及KEGG通路进行功能排序,分别选取前 10、20位用微生信网站进行可视化分析,综合预测草乌甲素改善RA的分子作用机制。

2.5.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草乌甲素与靶点的结合能力

在PubChen下载草乌甲素2D结构的SDF格式,在Chem3D软件中将2D结构优化,转变为最小结核能状态,并保存为mol2格式;在UniProt找到靶点的entry号,根据entry号在PBD数据库下载靶点的pbd格式,将草乌甲素的mol2格式和靶点的pbd格式导入AutoDockTools数据库,输出pdbqt格式。将pdbqt格式导入AutoDockVina软件,检验结合活性,最后通过PyMOL对结果进行可视化。

2.6.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bonemarrow-derivedmacrophages,BMMs)的提取和分离将6~8周龄C57BL/6小鼠脱颈处理,75%乙醇浸泡5~10min,无菌分离小鼠双侧后肢股骨和胫骨。乙醇消毒后移入无菌操作台,切开两端骨髓腔,充分暴露骨髓腔,收集骨髓腔细胞悬液,离心后弃上清,加入红细胞裂解液混合,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PBS)洗涤,用含10%胎牛血清(fetalbovineserum,FBS)的“-MEM培养基重悬细胞,计数。

2.7.破骨细胞的诱导及给药将BMMs细胞用含20ng·mL-1M-CSF的完全培养基(“-MEM含10%FBS)稀释后,按需种板,孔板置于5%CO2、37℃的培养箱中。培养72h后用含20ng·mL-1M-CSF和50ng·mL-1RANKL的完全培养基诱导破骨细胞分化,隔天换液,待成熟破骨细胞分化而成。诱导破骨细胞的同时给予草乌甲素干预,即给药时间为诱导时间,分为空白组、RANKL诱导组以及草乌甲素不同剂量给药组(12.5、25、50μmol·L-1),每组3个复孔。草乌甲素的母液用二甲基亚砜溶解,给药时用培养基进行稀释。

2.8.定量实时聚合酶连锁反应(quantitativerealtimepolymerasechainreaction,qRT-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细胞接种于6孔板,按2.7项下方法诱导破骨细胞。细胞诱导培养的同时给予草乌甲素干预5d后,收集细胞。用TRIzol法提取RNA,对RNA样本进行逆转录,得到cDNA。结合网络药理结果利用软件Primer6.0设计引物,引物序列见表1。以40倍稀释的cDNA为模板,采用设计好的正、反向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PCR扩增反应条件:95℃预变性10min;变性95℃15s,延伸1min,共35个循环。用2−ΔΔCt法计算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CTSK)、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相对于GAPDH的mRNA表达量。

2.9.免疫荧光法检测破骨细胞分化体系中核心靶点蛋白表达细胞接种于24孔板,按2.7项下方法诱导破骨细胞。细胞诱导培养的同时给予草乌甲素干预7d后,收集细胞。PBS洗2遍,4%组织固定液固定,PBST打孔15min,加入p-c-Src抗体(1:50)孵育过夜。复温30min,加入荧光二抗,包锡纸避光,37℃水浴锅孵育1h。加入PBS稀释75倍的phalloidin避光孵育100min,加入PBS稀释5000倍的Hoechst避光孵育15min。用防荧光淬灭剂封片,周围加上指甲油防气泡,于双光子共聚焦下拍照。

2.10.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破骨细胞分化体系中Src/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细胞接种于6孔板,按2.7项下方法诱导破骨细胞。细胞诱导培养的同时给予草乌甲素干预5d后,收集细胞。细胞蛋白样本加入含磷酸酶抑制剂的RIPA裂解液冰上裂解30min,4℃,12000r·min-1离心5min取上清即得总蛋白,采用考马斯亮蓝法进行蛋白定量,蛋白样品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采取湿转法将蛋白转印到PVDF膜上,5%BSA封闭,一抗4℃孵育过夜,二抗室温摇床孵育2h,最后加入ECL化学发光检测剂,在凝胶成像仪内曝光。

2.11.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ImageJ软件对所采集图像灰度值进行统计处理,采用GraphPadPrism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作用靶点预测

在GeneCards、PharmGKB和OMIM数据库获取RA骨破坏的主要靶标基因,根据相关性将3个数据库中的靶基因信息进行筛选,删除重复值,得到1653个主要靶基因。将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获取的草乌甲素潜在靶基因进行汇总、删除重复值,得到291个靶基因。将RA骨破坏的主要靶基因和草乌甲素的潜在靶基因进行交集分析,得到29个交集靶基因。

3.2.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的PPI网络构建及拓扑分析

上述获得的交集靶基因进行PPI网络构建,删除未与其他蛋白发生互作的游离靶基因后。将交集靶基因进行拓扑分析,度值越大,则该靶点在草乌甲素治疗RA骨破坏中越重要。Src在该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表明Src可能是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的关键靶点。PPI网络中度值排名前10位靶点的拓扑分析见中国知网本文增强出版附加材料。

3.3.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关键靶点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前10个关键靶点的GO富集分析涉及71个生物过程(BP)、14个细胞成分(CC)和21个分子功能(MF),分别选取前10项进行可视化。GO分析显示草乌甲素治疗RA的靶点主要集中在Akt信号的正向调节、磷脂酰肌醇磷酸化和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磷脂酰肌醇-3-激酶复合物、胞质和突触等细胞组分;磷脂酰肌醇-3-激酶活性、ATP结合和肾上腺素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上。KEGG富集分析共获得44条通路,依据r选取前10条信号通路进行可视化。结果中主要涉及HIF-1、趋化因子、VEGF、FcepsilonRI、B细胞受体、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合文献调研结果,Src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RA骨破坏,因此,本研究选择Src/PI3K/Akt信号通路探索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的作用。

3.4.草乌甲素与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

根据上述PPI拓扑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选择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的核心机制Src/PI3K/Akt与草乌甲素进行结合能预测。通常配体与受体结合能越低,结合的构象越稳定。草乌甲素与Src、PIK3CA、AKT1的结合能小于-5.0kcal·mol-1表示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且草乌甲素与Src、PIK3CA的结合能小于-7.0kcal·mol-1表示有强烈的结合活性。

3.5.草乌甲素对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qRT-PCR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后,细胞中MMP-9和CTSK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草乌甲素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MP-9和CTSKmRNA的表达(P<0.01)。

3.6.草乌甲素对破骨细胞分化体系中p-c-Src蛋白表达的影响

c-Src蛋白是Src在细胞中广泛表达的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通过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形式参与破骨细胞的分化。通过免疫荧光实验验证破骨细胞分化体系中p-c-Src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骨架明显增大,p-c-Src在胞浆内表达明显增强;经草乌甲素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破骨细胞数量减少,体积降低,草乌甲素50μmol·L-1组基本无破骨细胞骨架生成,且p-c-Src在胞浆中的表达随草乌甲素给药剂量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3.7.草乌甲素对破骨细胞分化体系中Src/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为进一步验证草乌甲素对抑制RA骨破坏的作用机制,使用Westernblot检测破骨细胞中Src/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RANKL诱导后p-c-Src、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与模型组相比,草乌甲素干预后,p-c-Src、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p-c-Src和p-Akt的蛋白表达随草乌甲素给药剂量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4.讨论

RA是常见的炎症性疾病,病情迁延,致残率高,其发病过程非常复杂,目前尚未被阐明,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细胞、细胞因子、自身抗体等密切相关。RA发病率的持续增加,给全球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目前西药治疗RA存在诸多限制,而草乌甲素与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物不同,不易出现胃肠道和心血管及肾脏不良反应、药物依赖等潜在危险,适合慢性疼痛、癌痛、骨关节炎等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疼痛的长期用药,同时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RA具有明显的优势。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草乌甲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不仅显著降低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而且能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膝骨性关节病变中的骨破坏。研究证明草乌甲素可明显减少关节炎小鼠的骨质流失,减轻关节滑膜损伤和软骨破坏,改善小鼠后肢的骨破坏和关节畸形。上述研究证实了草乌甲素在抑制骨破坏中发挥较为显著的作用,然而,草乌甲素在RA骨破坏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筛选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的潜在作用机制,建立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观察草乌甲素对RA骨破坏的作用特点,并进行初步机制探索。本研究首先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草乌甲素改善RA骨破坏的交集靶基因,运用PPI网络拓扑分析,得到草乌甲素改善RA骨破坏的核心靶点为Src。KEGG富集分析结合文献调研,发现草乌甲素可能通过调控Src/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RA骨破坏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草乌甲素与Src、PIK3CA和AKT1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

在细胞中的Src基因被称为c-Src,c-Src是骨代谢中的关键信号分子,在调节生长、存活、增殖、黏附和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c-Src受到严格的调控,在体内处于抑制状态,可通过Y416位点的磷酸化激发c-Src的活性。破骨细胞内活化的c-Src可促进其伪足小体和封闭区域的形成,伪足小体是破骨细胞在趋化信号的刺激下聚集胞内骨架蛋白来形成,它的形成是破骨细胞能够迁徙的首要步骤,最终有利于细胞的迁移;而且活化的c-Src进一步触发下游蛋白信号传导,导致细胞骨架重组和骨吸收活性降低。研究表明活化的c-Src蛋白可激活下游的PI3K蛋白,PI3K通过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PIP2)来完成Akt活化,Akt能释放胞质中的NF-κB,从而调控破骨前体细胞的分化过程。在RA发生发展过程中,PI3K/Akt信号通路也是调节炎症因子产生的经典信号通路,其通过刺激TNF-“、IL-17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破骨细胞分化,并趋化破骨细胞迁移,破坏骨质与关节软骨,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研究表明五味子素通过抑制PI3K/Akt和NF-κB信号通路,改善了CIA模型小鼠的关节炎症和骨破坏。以上证据提示了调控Src/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成为草乌甲素改善RA骨破坏的关键机制。因此,本研究通过qRT-PCR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草乌甲素剂量依赖性地抑制RANKL诱导破骨细胞中标志性炎症因子MMP-9和CTSKmRNA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实验验证破骨细胞分化体系中p-c-Src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RANKL诱导后胞浆中的p-c-Src显著激活,而p-c-Src在胞浆中的表达随草乌甲素给药剂量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通过Westernblot实验进一步验证在草乌甲素的干预下,破骨细胞中Src/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草乌甲素能够显著降低p-c-Src、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以上结果提示草乌甲素可能通过调控Src/PI3K/Akt信号通路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减轻关节的损伤,缓解RA病情。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筛选出草乌甲素改善RA骨破坏的潜在作用机制,结合体外实验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草乌甲素可能通过调控Src/PI3K/Akt信号通路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从而改善RA骨破坏。相关研究将为草乌甲素改善RA骨破坏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前期支撑。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