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神经元再度登上Brain!上科大胡霁&瑞金陈晟团队这研究,属于老问题新视角,精准突破型!
2025-04-14
作者:一一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神经系统 NMDAR脑炎 PV神经元

研究聚焦于抗NMDAR脑炎中PV神经元的作用,揭示了该疾病认知障碍的神经机制,为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具体创新点如下:

模型构建与认知障碍

动物模型创新:通过将抗NMDARIgG直接注入小鼠mPFC,成功模拟了抗NMDAR脑炎患者的认知障碍(如空间记忆和工作记忆受损),且该模型具有可逆性,停止注射30天后认知功能可自行恢复,为研究疾病的动态过程提供了新工具。    

脑区特异性:研究首次发现mPFC在抗NMDAR脑炎中的关键作用,此前研究多关注海马等区域,而本研究表明mPFC的PV神经元是该疾病的重要靶点,拓展了对疾病病理机制的理解。


PV神经元的关键作用

形态与功能损伤:抗NMDAR IgG导致mPFC和海马区的PV神经元出现形态损伤,如树突分支减少、突触密度降低,同时神经元兴奋性下降,抑制性输出减弱,影响了γ振荡的产生,而γ振荡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机制解析:发现抗NMDAR IgG通过抑制PV神经元上的NMDAR功能,导致其对谷氨酸的反应减弱,进而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这一机制解释了为何PV神经元在该疾病中特别脆弱。    

图1抗NMDAR IgG注射后MPFC白蛋白神经元的形态是可逆的    

图2抗NMDAR IgG特别降低了MPFC白蛋白神经元的兴奋性,并减弱了其对锥体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治疗新策略

光遗传学与化学遗传学验证:通过光遗传学(蓝光激活ChR2)和化学遗传学(CNO激活hM3Dq)技术选择性激活mPFC的PV神经元,成功逆转了抗NMDAR IgG诱导的认知障碍,证明了PV神经元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分子靶点发现:单细胞测序揭示了抗NMDAR IgG处理后PV神经元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如与突触功能、神经元发育相关的基因(Calm1、Ncam2等)以及Notch、TGF-β等信号通路的异常,为开发特异性药物提供了候选靶点。    

图3抗NMDAR IgG废除了NMDAR拮抗剂诱导的低γ振荡升高    

图4 MPFC白蛋白神经元的激活反向注射抗NMDAR IgG的小鼠的认知障碍    

图5注入对照IgG/抗NMDAR IgG中内侧前额叶皮层后的单细胞测序


广泛影响与可逆性

多脑区影响:除mPFC外,海马区的PV神经元也出现了类似的形态和功能损伤,且在停止注射后同样可部分恢复,提示抗NMDARIgG对PV神经元的影响可能是全身性的,而非局限于特定脑区。

临床意义:研究结果为抗NMDAR脑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调节PV神经元的功能或修复其受损的信号通路来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同时也为开发针对该疾病的脑区特异性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文章小结

这篇研究的创新性和质量在脑哥看来属于「精准突破型」,首先就是创新性足够,传统研究大多盯着海马区打转,这篇直接剑指mPFC的PV神经元,用抗体局部注射的方法首次证明该区域在认知障碍中的核心作用。这种「老问题新视角」的突破,就让人感觉虽然疾病还是那个疾病,但靶点的重新定位本身就足够让人眼前一亮。

 




文章来源:Yi-Fan Feng, Zi-Ke Zeng, You Ni, Yue Hu, Ke-Xin Yang, Fang Cai, Qin-Ming Zhou, Ming Chen, Xiao-Na Zhu, Sheng Chen, Ji Hu, Parvalbumin neurons mediate neurological phenotypes of anti-NMDAR encephalitis, Brain, 2025;, awae374, https://doi.org/10.1093/brain/awae37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