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高血压1例
2025-03-29
作者:医路小怪兽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病

一、一般资料

患儿,男性,12岁,以"发现血压升高2周"为主诉于2023年2月15日入住本院心内科。

现病史:缘于入院前2周行"双眼斜视手术"时发现血压升高,血压波动于146~183/84~118 mmHg(1 mmHg=0.133 kPa)。患儿近1年来自觉下肢乏力感,无明显头晕、头痛,无反复发热、关节酸痛、口腔溃疡等。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平素体健,既往无肾病、无服用特殊药物。无高血压家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9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左上165/86 mmHg,右上166/86 mmHg,左下108/70 mmHg,右下133/74 mmHg(用药后),神志清楚,轻度满月脸(颜面部水肿),四肢较细小,无发绀,双肺呼吸清,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94次/min,律齐,心前区及颈部未闻及明显杂音,脐周及肩胛区闻及2/6级连续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双侧桡动脉搏动对称,可触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弱,双侧下肢温度正常。

二、检查

血常规、CRP、生化、尿粪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电解质:正常。

NT-proBNP:256 pg/ml↑,肌钙蛋白I正常。

甲状腺三项、血皮质醇、ACTH、血儿茶酚胺:正常。

原醛筛查:肾素183 μIU/ml↑,ARR 0.16。

ANA、ANCA、ACA抗体、红细胞沉降率、RF+ASO+CRP、抗ds-DNA、凝脂酶A2受体IgG:正常。

免疫全套:IgM 0.31 g/L↓,IgA 0.78 g/L↓。

糖基化血红蛋白、输血前普查:正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V1呈rsr型。

眼底镜检查:左眼视乳头水肿;左眼高血压病性视神经病变。

心脏彩超:左室壁增厚,左室整体收缩功能下降(EF 40%),见 图1 。

动脉弹性测定:提示双下肢血流异常,建议行CTA检查。

胸腹主动脉+肺动脉+肾动脉CTA:胸腹主动脉多发轻-重度狭窄,伴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双肾动脉起始段不同程度狭窄( 图2 )。肺动脉CTA未见明显异常。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入院诊断:

高血压,主动脉及分支多发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混合型)可能性大。

2.鉴别诊断:

高血压的病因。

(1)主动脉缩窄。青少年高血压,上肢血压大于下肢血压50 mmHg以上,大多数医师会首先考虑主动脉弓降部缩窄。主动脉缩窄段病变的部位绝大多数(95%以上)在主动脉弓远段与胸降主动脉连接处,亦即主动脉峡部,邻近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区。但极少数病例缩窄段可位于主动脉弓,胸降主动脉甚至于腹主动脉 [ 1 ]。有时主动脉可有两处呈现缩窄。本例属主动脉多发狭窄,累及双肾动脉,不考虑该病。

(2)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一种原发性、节段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非炎症性的动脉壁肌肉疾病,导致中小动脉狭窄。常见于肾动脉和颈动脉 。本例患儿主要是主动脉狭窄,累及肾动脉,考虑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可能性小。

四、治疗

风湿科、儿科、影像科、心外科多学科联合会诊,认为根据影像表现考虑多发性大动脉炎可能性大。风湿科会诊认为,患儿近3个月没有发热、皮疹等炎症活动的表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炎症属于活动期。心外科建议先进行介入治疗,缓解高血压,减少血压升高带来的靶器官损害。

介入治疗经过:穿刺右侧股动脉,送MP管跨过胸腹动脉狭窄处至升主动脉,拉管连续测压,升主动脉压163/113/98 mmHg,降主动脉压167/119/99 mmHg,胸主动脉膈肌水平压差40 mmHg,腹主动脉压125/103/93 mmHg(全程无明显压差),跨过髂动脉压差测得15 mmHg,右侧股动脉压110/92/84 mmHg。可见压差主要来源于胸腹动脉交界处,送金标猪尾巴导管至降主动脉造影同CTA所见,考虑髂动脉分叉病变虽然也存在压差,但狭窄处可见较多侧枝血管发出,为分叉病变不易处理,结合拉管测压结果,决定先处理压差最大处病变(即胸腹主动脉交界处),在胸腹主动脉交界最狭窄处植入CP支架(4.5 cm CP支架,14 mm BIB球囊),术后拉管测压无压差。遂行左肾动脉起始段球囊扩张术(3.75 mm×12.00 mm、4.00 mm×12.00 mm球囊扩张肾动脉开口,病变硬,不易扩张,复查造影可见残余狭窄约40%),考虑患儿年龄小,未成年,不适合植入支架,故仅采用了球囊扩张处理,见 图3 。术后加强随访。

五、治疗结果、随访及转归

术后上肢血压即刻下降接近正常,高出下肢血压10~20 mmHg。次日颜面部浮肿消失。仅保留拉贝洛尔0.1 g、每日2次、口服,上肢血压波动在120~140 mmHg。胸背部杂音明显减弱。考虑支架可能刺激炎症反应,术后给予激素口服3个月(甲泼尼龙15 mg、每日1次)。

出院后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及半年复查已结束。激素使用3个月后开始减量。继续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波动在110~140/70~85 mmHg。复查心脏彩超心功能恢复正常。炎症指标正常,半年时复查胸腹主动脉CTA示:降主动脉下段支架植入术后改变,局部管腔最小直径约0.6 cm。局部狭窄较前2023年2月21日改善。余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可见多发狭窄段较前相仿。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双肾动脉起始段不同程度狭窄,较前相仿,见 图4 。



文章来源鄢晓平,郑慧颖,陈良龙.青少年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高血压1例[DB/OL].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4(2024-01-26).http://journal.yiigle.com/LinkIn.do?linkin_type=cma&DOI=10.3760/cma.j.cmcr20230915-0104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