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医疗科普治理新规:专业与流量的博弈与共生
原创
2025-03-26
作者:小琳
来源:轻盈医学
关键词: 短视频 医疗科普 平台共建

平台共建生态:多方联动推动医疗科普规范化  

短视频平台在医疗科普领域的角色已从“内容传播者”转向“生态治理者”。抖音健康新版《社区医疗健康公约》(下称《公约》)的发布,标志着平台、医生、药企、用户等多方协同治理的深化。  

平台与专业机构合作,强化内容权威性

抖音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推出“同行评议”机制,通过专家审核确保科普内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此外,平台将认证范围从医生扩展至护士、药师、医学高校教师等,覆盖更广医疗从业群体,提升内容多样性。  

药企参与内容生态建设,避免商业利益侵蚀专业性  

新规严禁以科普名义推广药品或服务,要求使用药品通用名,禁止提及品牌。部分药企已与平台合作,通过提供循证医学资料辅助内容审核,平衡商业与公益属性。  

用户监督成为治理闭环的关键环节  

平台开通“不实信息”举报通道,鼓励用户参与内容监督,仅2024年8月便处理违规视频3.7万条,封禁账号1711个。这种“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有效遏制了虚假信息的传播。  


政策解读:新旧版《公约》对比与医生创作影响

新版《公约》针对旧版漏洞进行了12项重点调整,核心变化体现在资质审核内容规范违规惩戒三大维度。  

行业洞察:流量激励与专业严谨的冲突与破局

医疗科普的“流量至上”逻辑曾催生大量伪科学内容,新规则试图重构“专业即流量”的正向循环。  

  •  冲突根源:算法偏好与医学严谨性的矛盾

短视频平台的推荐算法天然倾向于高互动内容,而医疗科普需克制情绪化表达。例如,某中医账号因夸大疗效获得百万点赞,但其内容缺乏循证依据,最终被下架。  

  • 解决方案:双重激励体系平衡质量与传播  

   -流量倾斜:平台推出“精选计划”,对符合指南的优质内容增加曝光;  

   -专业认可:联合行业协会颁发科普能力认证,提升医生IP的公信力。  

 数据显示,2024年抖音医疗科普视频收获30亿次点赞,证明专业内容仍可突破流量瓶颈。  


实践指南:医生短视频创作的合规策略  

基于新规要求,医生需在内容创作中把握以下原则:  

  • 内容设计:科学为本,避免“三过度”  

   - 过度营销:禁用“神医”“包治”等绝对化表述,聚焦疾病预防与基础科普;  

   - 过度演绎:禁止虚构医患故事,若引用热点案例需标注来源;  

   - 过度跨界:仅分享执业范围内知识,避免涉足未认证领域。  

  • 形式规范:技术细节不可忽视  

   - 使用药品通用名,禁用商品名;  

   - 高风险操作(如注射)仅展示不教学;  

   - 两性科普需避免低俗图文,侧重生理健康知识。  

  •  账号运营:合规与品牌建设并行

   - 定期更新执业资质,避免认证失效;  

   - 通过“创作者训练营”学习平台规则,参与“同行评议”提升内容质量。  

 

医疗科普的新范式与行业未来  

抖音健康的新规不仅是平台治理的升级,更折射出医疗科普从“野蛮生长”到“专业深耕”的转型趋势。对医生而言,唯有将专业权威转化为内容竞争力,方能在流量与责任的双重考问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随着AI审核、区块链存证等技术的应用,医疗科普的“可信度”与“传播力”或将进一步融合,开启健康传播的新纪元。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轻盈医学”,版权均归轻盈医学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轻盈医学”。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轻盈医学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